销售与市场网

运动鞋突破设计的八项修炼

2009-8-25 08:00| 查看: 159509| 评论: 0|原作者: 吕 晏

摘要:

非常欣喜的看到,国内很多运动品牌在产品创意和产品风格上越来越多的有所突破,特别是晋江系品牌。正如品牌文化不是一挥而就,产品风格的沉淀和突破也需要企业和设计师在足够重视的前提下进行长期深入的修炼才能创造出诸如众多国外大牌所拥有的品牌神话与经典产品。
将品牌做大、做强、做久是很多体育品企业的终极梦想,落实到产品方面就是要打造具有自己独立风格的货品和货品组合。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在设计和创意两方面都有所突破,所谓不破不立,“破”者,最主要的就是找到破的对象和方向,找到破的途径,破才有可能实现,并且不是为破而破,而是为创新而破,为打造产品的独立风格而破。这个破不是没有章法的,它是一种商业性行为,需要结合市场情况,不然就只能是破坏了。
纵观世界诸多大牌的产品,窃以为,作为设计师和投身于运动产品事业的其他创意型人才,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修炼。之所以称为“修炼”,是因为看似简单,践行不易,要创惊世之作仍需累以日月方可见效。
第一:传统文化的突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精髓代代传承、互相渗透、发扬光大,成就了摩登社会的喧嚣和光怪陆离,神秘的东方文化不仅震古而且烁今,飘洋过海和异域文明交相辉映。哲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结合的西方文明也早就贯穿世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正是吸收了多种文化精髓才成就了今日的辉煌,也正是在这几个国家,运动产品的创新佳作不胜枚举,这些作品不仅有本国文化的特色,而且更加注重多元文化在产品上的运用,请看案例。
案例一:孙子兵法
众所周知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兵家胜经,然这个概念却被国外某品牌运用到了运动鞋品当中。
上面几款鞋都是篮球鞋,而篮球运动是对抗性很高的运动,从战略的选择,战术的运用,团队的分工合作,都跟打仗用兵非常类似,所以就这点而言设计师找到了突破口,在具体实施时很好的利用了中国古文字的抽象意义,并用激光技术进行雕刻来实现,其含而不露的古朴韵味就形成了。然后在通过抽象的手法进一步在升级版上提炼出更具张力和动感的意象,一实一虚,虚实相映,通过系列化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案例二:脸谱系列
这组某品牌的系列产品的灵感来源于引人入胜的四川戏曲变脸艺术。
无独有偶,上面作品的设计师将脸谱这个主题进行了很好的延伸和系列化,整个系列产品既生动又丰满。只不过这个创意在元素提炼和运用方面相对直观的多,这是由于川剧本身就是极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所以脸谱的色彩运用极富设计感。值得注意的是设计师在此主题作品中还很好的沿用了净末丑等戏剧概念,在鞋后包还打上了无双的字样,这样就更进一步加重了作品的文化气息和艺术价值。
案例三:墨竹
竹作为中国画中的四君子之一,以“虚心有节”著称,是历朝历代大家的爱物,设计师以传统写意的墨竹为主题,在表达形式上也是古色古香,为现代的运动鞋增添了一丝雅士的清高,也可算得上是一种突破吧。
案例四:写意中国古建筑
建筑往往是文明的代言,而这种不折不扣甚至不放过任何细节的表达方法,不仅提升了产品的艺术性,也增加了产品的工艺美,拿来并非难事,关键是看怎样的拿来,倘若凭感觉断章取义恐怕也只能弄巧成拙了。

案例五:生肖鼠
这个作品证明很多的设计师将目光投向神秘的东方,作为中国民俗的生肖,也成了
他们的灵光一闪,还有喜庆的红色,实在是典型的中国风。
第二:民族文化的突破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换句话说越是少数的便越是潮流的,不论是印第安的鸟首人身的神话,穿越时空的苏格兰格子,还是赤脚长跑的肯尼亚人都是不错的设计题材,它们通过设计师的整合重新散发光彩。
案例一:印第安风情
以下是不同国家,不同设计师,对于印第安民族文化借助运动鞋进行的不同版本的演绎。可以看的出基本上除了运用了不同的民族元素外,基本上都雷同的运用了起源于北美本土印第安部落的马克辛(moccasin)结构。由此看出印第安文化对于鞋文化的影响可见一斑。
案例二:苏格兰格子
苏格兰格子图案历史悠久,在欧美纺织界有这样一种说法“苏格兰格子,等于一部大英帝国的历史”。在现代服装设计的舞台上,苏格兰格子一直都是被经常运用到的设计元素之一。而且运用的形式与手法也越来越丰富,风格日趋多样化。
案例三:赤脚肯尼亚
设计师采用了肯尼亚横跨非洲的赤脚跑步运动员的灵感,打造出的运动鞋,模仿了赤脚的轮廓专为肯尼亚田径运动员打造的分趾造型运动鞋,呈现出浓郁的非洲原住民气氛。如图19:
案例四:土耳其风情
独具民族风味的图案面料在加上晦暗配色在低调中显得厚重,星月标志则通过对比色浮现于鞋舌,整个鞋子从头到尾不折不扣的打上了这个民族的烙印,通过这样的手法使本身不太为人知的稀有文化高调出场,是设计师高明所在。
第三:环保主义的突破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环保已经不在是一种口号而是人类赖以持续生存的必须,甚至有没有环保观念不但是衡量一个人素质的标准而且是是否时尚的分水岭,运动鞋品设计师也逐渐将环保的概念溶入作品当中,比如设计的鞋款尽可能要求采用环保合成革、环保胶水等环保材料加工而成,甚至也有直接把环保标志、口号印在鞋面上的做法。
案例一:环保材料的运动鞋
谈到环保材料,除了各大鞋企现在加紧研发的各种环保面辅料之外,更特别的要属设计师刻意运用的纯天然易降解材料。
案例二:环保涂鸦的滑板鞋
这款鞋子以涂鸦地球为视觉的中心。缺少绿色的地球面临崩溃的边缘,在深深的忧患意识下提醒人们使用可回收资源,降低地球污染,减少不可再生资源使用,还大地以绿色。环保题材可以通过呼吁,也可以用反讽和忧患的方式来表达,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最好手段。
第四:未来科技的突破
科技创造未来,新新群体作为八九点钟的太阳,他们的未来更加充满想象,他们对于未来也有最多的希冀和憧憬,而新新群体已经成为时下运动产品消费群的主体,所以很多运动鞋品都非常注重从科技感入手,花费昂贵的成本开发各种新型的技术从而满足消费者对于功能不断膨胀的追求。有人甚至通过长期的研发,发明了鞋用空调,跑步计数,音乐播放等功能,CPU芯片也开始植入鞋底,真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这里要强调的是科技感并非纯针对于特殊功能的技术设计,而是鞋子内外所营造的新型感观,这样的观感在时间上向后延伸和演绎了非现实的东西,他和传统文化突破在时间的向度上刚好相反,一个面向未来一个面向过去,题材不在当下,主旨却意在当下。不单是技术上的研发,要更多的强调通过塑造科技感表现对未来的延伸和拥有感,这种概念本身就是巨大的突破。
案例一:镭射迷幻
这款鞋子的科技感就主要体现于3DLASER面料选用,搭配以漆皮达到一种极时尚又迷幻的效果。
案例二:太空金属
关于这款鞋,我不想去谈设计师所运用的技术,也不想介绍他曾为哪位明星所推崇,我只单谈它的颜色、造型和质感。这几点足可以叫哪怕不懂工艺的消费者也能领略到不一般的“科技”含量。紧凑的流线型造型,加上很有太空色彩的金属色材料,不难给人穿越时空的遐想。这样的设计突破了要通过穿着测试才能体会到的所谓核心技术,单从观感就可以使人折服,可谓“不战而屈人之兵”了,国内的企业也可以多从这个角度来突破核心技术研发和成本之间的矛盾,用相对少的投入塑造出足够科技的感觉。
第五:功能主义的突破
功能主义设计思想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英国,20世纪初在德国得以系统发展,成为20世纪的正统主流设计思想,它强调造型必须有目的,必须符合功能需要,这也就是说设计必须很理性,功能主义是一种创作方法、艺术流派和美学理论。它着力解决形式和功能、美和效用的关系问题,但笔者坚持认为那种只重视功能而忽视美感的理性设计思想是非人性的,这也取决于人类需求的多重性,所以功能主义的突破是永恒确非唯一的设计法则。
案例一:气垫
气垫已经成为运动鞋缓冲助力和增加足部舒适度方面的普遍技术,某些品牌正是以此为核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尽管如此,国内的类似技术却还未真正落到实处,行业类很多所谓新技术也还停留于“噱头”甚至“鸡肋”的阶段,有待设计者加强。

案例二:弹簧
这款鞋子是真正把金属弹簧加入大底,从而利用中底、大底、弹簧三者作用达到缓冲和助力的目的。见图30
案例三:气窗

第六:装饰主义的突破
装饰主义(Art Deco),1925年由法国巴黎举办的现代工业装饰艺术国际博览会中提出。当时这种观念不仅反映在建筑设计上,同时也影响了当时美术与应用艺术的设计格局。装饰主义理论经过80多年的发展和演变,直至当下在工业品设计当中运用广泛。笔者认为当前的装饰主义可以简单概括为:以强调装饰性为设计主旨的设计理念,所谓作为服装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鞋品设计而言,装饰主义的突破应该是集中在使鞋品形成较强的视觉冲击和点缀作用或者以提升整体服饰体系对人体的装饰和美化的作用上。
案例一:金属感亮片
亮片最近在时尚界出镜率之高是众所周知的,它是装饰性极强的元素,搭配在运动鞋款上使得整个风格瞬间高调了N倍。

案例二:钻石、镂花与丝巾
富于柔情的丝巾,夺目的钻石,女人味的镂花,将运动的造型有机的柔和在一起,增加了女性感和时尚度。
第七:社会热点的突破
社会热点即在社会中关注度颇高的时间或人物。现在的运动鞋品设计不仅重视对体育营销和对各大体育事件的响应,还更多的以非体育社会事件和公众人物为主题推出系列产品和别注产品,在充分体现产品的人文关怀的同时也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更为销售找到了足够的噱头,正如有句话说的“产品就是最好的销售”。随着“泛运动”风潮席卷而来,众多潮人也在运动鞋品中找到了个人标签。所以很多大牌的设计师灵感迸发,留下了他们的神来之笔。
案例一:加油四川
5.12大地震不仅震动了四川也震动了世界,这款“四川加油”的推出表达了设计师和民众的共同呼声,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作品。
案例二:水立方
奥运不仅是体育盛事,也是国家大事、世界大事,作为体育品牌生于斯长于斯当然要积极关注和响应。
案例三:郎朗别注
社会名人参与体育,体育品牌关注名人,这款朗朗别注就是典型。
第八:艺术思潮的突破
艺术思潮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地域内,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变革和政治更迭,以及艺术自身的发展,在艺术领域里形成的具有广泛影响的艺术思想和艺术创作潮流。工业产品的设计本身就是艺术和技术的混血儿,如今作为服饰产品的运动鞋,除去各种实用性功能外更多的是装饰审美和其他复杂的精神功能,而艺术元素无疑是更好的传递和表达个体审美偏好的最好载体,特别是当下涂鸦风格的运动鞋几乎成了街头潮人的首选。
案例一:巴洛克
1600年歌剧诞生,1750年巴赫去世,这150年间,我们叫它巴洛克时期。巴洛克这个词可能来自葡萄牙文BARROCO,形容不规则的珍珠,是用来称呼那个时候美术和建筑风格的。巴洛克时期是一个崇尚高度华丽的年代,那时的鞋子大多采用优质的材料,像皮革、锦缎,配以奢侈豪华的装饰,如丝绸带、大扣子、刺绣、珠宝等。如今仿照巴洛克风格的靴子着重在细节上体现复古。
这款鞋用了很多精致的花纹来表现运动鞋优雅的一面,粗和细的对比越发增添了价值感,营造的复古感觉也是当下时尚界所盛行的。
案例二:波普艺术
波普艺术(POP Art)是一种现代美术思潮。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波普为Popular的缩写,意即流行艺术、通俗艺术。波普艺术一词最早出现于1952~1955年间,由伦敦当代艺术研究所一批青年艺术家举行的独立者社团讨论会上首创,将漫画、电影海报、明星、高跟鞋、任何消费品图像通过解构、拼贴、重复的手法进行艺术创作,都可成为波普艺术的创作主题,而近十年来,波普主题在时尚领域更是愈演愈烈。
色块的拼贴,简化的黑白键形象和繁复花纹的对比体现出很强的现代感和随意性,正是这种随意和放松的态度达到了意向不到的效果。
案例三:涂鸦艺术
涂鸦发源于美国纽约的贫民窟,最开始是帮派的记号,后来由一些有才华和艺术天分的青年不断发展延伸出很多新的内容,逐渐形成现在丰富多变的涂鸦艺术。随着街头文化深入传播到中国的各大城市,对于新时代的潮人、型人来说,街头文化已经成为型酷和时尚的象征,也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涂鸦艺术作为街头文化五个重要的元素之一(其它四个分别是服饰、街舞、Hip-HopDJ、唱白(MC))也已成为一种大众精神生活方式。如
以上八项修炼实际上是设计师在创作时经常需要思考的八个方向。
首先,建立于设计师对中外文化艺术等方面知识的广泛涉猎的基础上,所以平时要多收集各方面的素材和信息,并进行消化。其次,既然要走突破的路子,达到一鸣惊人的效果,就要有科学的思维方法,比如:类比思维、变异思维、解构思维等等。最后,要有较高的审美修养和商业嗅觉,这个俗话说就是眼光,就是说你能准确判断出什么样的创意“有戏”。
以上只是就现实案例做了分门别类的分析,希望对于各位读者的“修炼”有帮助。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作者: 吕 晏)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5-2-23 18:15 , Processed in 0.03798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