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12日,格兰仕副总裁兼新闻发言人曾和平做客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爆出:2004年1~9月,占据全球微波炉市场份额70%的格兰仕首次出现出口“全面亏损”,公司上下惊悚,随即开始大调整。随着产品提价与公司制的推行,其前任副总裁俞尧昌为“价格杀手”辩护的“对消费者的善意是最大善意”的说辞面临新的诠释。 如今,“挣钱”是不少大老板们的最大心事;“找钱”则是不少新老板们的天大要事。 无论是以“速度”突围的行业新霸,还是以“规模”抢滩的行业宿首,最怕的就是在“鱼跃龙门”时挂空、“巨鲸过海”中搁浅。 有坎要过,功败垂成。险机与结局是偶然的吗? “回归商业的本质”,业界酝酿着一种声音。 急于求成与不合适路径,都会让目标丢失。 曾和平在解释企业新制时说:“其实企业的胜利,就是由无数短暂的胜利组成的。一个个不断的连续,才能造成它可持续的发展。” 但其中有规律吗?目前的突破方向是什么? 亚马逊在中国市场上姗姗来迟,当慧聪网CEO郭凡生挑战性地求问:“互联网源于美国,但为什么雅虎、谷歌、易趣等公司进入中国目前都没有成功?”亚马逊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杰夫·贝索斯的回答是:“其中一个非常简单的因素就是中国本土的管理团队以及管理者,都非常努力地工作,让他们的美国老板满意,而不是努力地让中国的顾客满意,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事情。”而郭凡生自己给出的答案是他们缺乏美国老板的创业激情。 是心照不宣,还是所处不同市场阶段的认识落差? 这也是姜汝祥一直追问格兰仕的“消费者精神”、“客户意识”,却一直得不到答案的原因。 一直关注央视《对话》。总是发现对话的双方(专家与企业家、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或是各说各话,或是思维节拍落不在一个点上。这也正是一些老问题被屡屡重提但永远不解要义(不是要答案)的原因。这让人备感郁闷。 原因是:一方只盯着目标,一方只盯着路径;一方把目标当路径,一方把路径当目标。而对于当前的中国市场,对于如履薄冰的中国企业,也许路径的选择更为重要。因为,它或许就是一场企业的生死劫。 如何活着并活得有明天?认清企业成长规律,认清中国市场,认清发展趋势,找准路径,也许这些深潜市场、向好发展的企业掌舵人、营销统帅的参悟更值得关注。 “现金流相当于一个企业的脉搏,是一家公司最最重要的体症。”陈春花教授在这里援引了杰克·韦尔奇的话,意味深长。(张环)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 责任编辑: 刘尧 责任校对: 徐昊晨 二审:张呈炜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3 12:35 , Processed in 0.03698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