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产品根据中医理论并结合国内传统的饮食习惯基础上大胆创新,将食用糖行业真正引入了产业化的运作。 2.食用盐行业现状 盐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一直是国家专控商品,未真正进入市场经济的主渠道。其运作水平受控制政策的影响极大。但随着国家政策的放开,未来有可能成为新的蓝海。 近几年,我国食用盐业也得到一些发展,国人的食用盐由一般的粗制盐,提高到现在的精制盐、加碘盐,更有盐业公司提出了全新的概念——多品种盐,如以食补为主的:锌钙营养盐、硒碘盐、低钠盐、孕贝营养盐、螺旋藻营养盐等;食品加工特需用盐,如腌制盐、泡菜盐等。 食用盐品类的创新,一方面满足了市场需求,为消费者提供多种品牌的选择。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是食用盐企业摆脱困境的一大出路。 3.食用糖和食用盐的市场运作 品牌化运作,依然是食用糖、食用盐市场运作的成功要素。其运作的核心关键在于以下五点: 一是品质标准化。要突破传统的市场运营模式,首先必须建立起薪的产品品质标准。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产品的品质必然有新的要求。在我国食用糖,食用盐的国家标准与欧美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就为新型企业提出新的要求。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建立新的产品质量标准,就能赢得新的市场。 二是产品功能化。细分市场的核心在于使产品能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如甘汁园的产妇红糖满足产妇的特色需求,姜汁红糖满足人们预防感冒的需求。产品功能化能使产品得到合理化的延伸,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三是包装时尚化。食用糖、食用盐的传统包装大多粗陋,单一。改变目前这种粗放化的经营模式,以精美、时尚化的包装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将为食用糖、食用盐这类传统产品赋予新的内涵。 四是市场运作精细化。传统的食用糖、食用盐作为每个家庭的必需品,仍在沿用着大渠道大流通的运营模式。这种渠道运作模式是建立在低利润、粗放式经营的基础之上的。功能性食用糖、食用盐的出现,改变了这种运作模式。精细化的市场运作使产品更贴近消费者,产品功能的有效宣导改变着传统的消费习惯。 五是生产产业化。国内大多食用糖企业大多数属二次加工企业。在购买原材料(普通白糖、红糖)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加工。这类企业的产品价格极易受到原材料价格变动的冲击,企业的根基极为薄弱,所以食用糖生产企业规模都比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未来三至五年内,新型资本的进入将改变这种现状。因此,食糖企业的产业化道路任重而道远。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3 22:58 , Processed in 0.03808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