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发现了质量好的产品有人买,质量不好的产品也有人买,便宜的商品有人买,昂贵的商品也有人买; 营销还发现了同等价格、同等质量的产品,不同的人买,有不同的理由; 营销不仅发现了大众需求,也发现了小众需求。小众需求往往不符合大众的伦理标准。比如,伦理认可的是物美价廉,但很多高端消费者认为便宜没好货,而且,后者不仅要享受商品的实用价值,还要享受商品带来的服务价值、身份价值等等。 伦理是一维空间的产物,营销是多维空间的产物。 伦理是假设同一平行环境下人的价值观,而营销却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不同年龄人的需求。比如大人想让孩子好好学习,不要打游戏。但营销却引诱孩子们参与各种游戏。是家长们抹杀了孩子爱玩的天性,还是营销带坏了孩子的成长?是营销满足了孩子的需求,还是伦理观念需要改变呢? 伦理是朴素的,营销是多彩的。 如果我们倡导勤俭节约,那怎样理解奢侈品营销,怎样理解众多色彩斑斓的生活?怎样来理解刺激消费,带动生产?用营销的手段满足虚荣的消费心理、满足炫耀的消费心理、满足富裕阶层高端生活方式,错了吗? 伦理是滞后的,营销是超前的。 伦理的形成需要很长时间,很多伦理观念是生产力落后、思想被禁锢的情况下形成的。而营销随着竞争的需要,顺势而变。比如量入为出的观念是古训,但现在按揭贷款买房已经成为共识,信用卡更是主张借着花钱,这都是营销推动的结果。很多以往被认为是奢侈消费、奢侈生活的行为,如今已经被大家认可,这都是营销引导的结果。 伦理追求公平,营销实现公平。 市场环境天生是不公平的,大企业的垄断、小企业的刁钻、不大不小企业的区域保护等等。消费者没有判断力,处于劣势地位,这些只有通过营销的竞争,才能打破,把不同企业的弱点暴露出来,让企业向有利于消费者的方向改进,从而使广大消费者受益,我们看到消费者的地位日渐提高,消费者的发言权越来越大,这也是营销的结果。 所以,笔者认为,营销是企业的本能,运用营销策略是营销者生存的手段,引导消费者、扩大销量、追逐利润是营销的本能。国家要完善各项法律法规来约束营销行为,而不是倡导营销伦理。消费者不能站在道德的立场上去谴责营销,而要加强风险意识,避免被营销误导。事实上,从非法融资到全民PE,从连锁加盟到IPO,每一种商业模式、每一个项目,都有风险。 今年是泰罗的《科学管理》出版100周年,我们现在提到泰罗时,都说他是科学管理之父,可是在30年以前,我们还说他是资本主义剥削工人的工具呢。营销也一样,请不要用伦理的标准审视它,它只有成功与失败之分,没有道德上的对与错,让我们的营销人发挥全部的激情与智慧去创造一个个营销奇迹吧!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3 13:22 , Processed in 0.0456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