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思考企业的定位 企业的定位往往基于对环境和自身资源的认知。新经济来临之前,环境的变化基本上是线性的。企业可以通过对环境的理性预测及不断地修正这种预测来适应环境。然而,随着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金融风险和产业风险与日俱增,环境在很多时候呈现非线性的剧烈变化。 管理大师德鲁克曾经提出著名的事业理论,他告诫企业要时时思考:自己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纵观商业史上那些成功的变革,无不是以对事业的重新理解和界定为前提的。 郭士纳接手IBM之前,IBM是一只“迷失方向的巨兽”。到IBM之后,他立即对公司重新定位,使IBM成为一家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的服务型企业。 正如推动飞利浦成功转型的CEO柯慈雷所说:“如果把飞利浦百年来的历史看成一部小说,那么我所在的这个章节的题目就是重新定位。” 提出新愿景 任何变革的成功都离不开一个诱人的愿景。一个清晰、可信的愿景能够极大地激发人们的热情,让人们愿意为此付出自己的努力和心血。 2007年9月,飞利浦提出了全新的“愿景2010”战略规划,以“健康舒适、优质生活”作为公司新阶段的发展主题,将公司架构精简为医疗保健、照明和优质生活3大业务部门。正是这个新的愿景,使飞利浦这个老牌企业焕发新的活力。 在管理变革过程中,人们最容易因为各种烦恼和不适丧失耐心和信心。一个让人无限憧憬的美好未来,往往是医治心浮气躁的最好良药。 重塑组织架构 按照钱德勒的“战略与结构”的理论框架,战略影响结构,结构追随战略。在企业变革的失败案例中,组织结构跟不上变革的速度通常是变革失败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历史上著名的几次企业组织架构的重大创新都是企业变革的伴生产物。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正是肇始于通用汽车的管理变革;目前流行于全球的矩阵式组织结构则来源于ABB公司的一场管理变革;而组织扁平化趋势背后更是有着GE等国际巨头身影。 企业在其成长过程中都会因应环境的变化,形成自己独特的组织形式。但是任何组织结构形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管理变革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发现并尽力弥补这些缺陷。 管理变革本身就是一次扬弃的过程,对于任何羁绊企业发展的东西,包括组织结构,都要大胆地加以改变。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4-12 12:24 , Processed in 0.04352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