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可以算得上诸葛亮给刘备制订的战略,如果诸葛亮出山伊始就把其战略昭告天下,那么,《隆中对》中所提出的战略多半实现不了。
试想,如果孙权知道了刘备的战略,还会把荆州借给刘备吗?如果刘璋知道了刘备进川的目的是三分天下,还会开门欢迎刘备吗? 刘备有理想,但没战略。刘备的理想是“光复汉室”,为了掩盖他的理想,他必须让曹操感觉他“胸无大志”,韬光养晦地去“种菜”。 诸葛亮有战略,并且懂得以一系列的战术措施实现战略。从单个战术上不一定能看出诸葛亮的战略,但把一系列战术串起来,战略轮廓清晰可见。为了实现战略,既可以孙刘“异姓结盟”,也可以与刘璋“同门相残”,战略渗透到骨子。而刘备为了“兄弟情义”,可以置理想与战略于不顾,骨子里就没有战略。 从后往前看,成功的企业都有战略。 从前往后看,有战略的企业不一定都成功了。 一介书生,没有领兵打仗的经历,突然拿出个《隆中对》,多数人可能不信。宏伟的战略如果没有强大的实力做后盾,可能只是笑谈。 曹操在打败袁绍之前,没多少人看好他,曹操阵营暗通袁绍者不在少数。所以,如果曹操拿出一个宏大的战略,可能连曹操的很多部下都不信。 袁绍没被打败之前,无论他制订什么样的战略都有人信,因为他有这样的实力。然而,一场败仗就足以打个颠倒。 弱势企业的战略与强势企业的战略遵循不同的逻辑。 强势企业的战略可以“昭告天下”,并且根据战略制订战术。 弱势企业的战略是隐性战略,不仅不能“昭告天下”,还要尽可能伪装起来,隐藏得深一点。 以我在大企业的经历看,强势企业不怕弱势企业示强,就怕弱势企业示弱。 只要弱势企业示强,强势企业就以其为对手。只要弱势企业成为强势企业的对手,那么弱势企业的结局可以想象。 强者,是弱者生存环境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强者越关注,弱者的生存环境越恶劣。 表面的示弱,恰恰是隐性的示强。 韬光养晦、卧薪尝胆,一定隐藏着一个不凡的目标。 有些人错误地认为,营销是张扬实力的过程。 不是真老虎,张扬实力就是纸老虎,纸老虎不经打。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2 22:22 , Processed in 0.04108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