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无疑是战略家,但毛泽东同时也是战术家,毛泽东的战略完全通过战术体现出来了。 战略的真谛不在于远大的理想和宏伟的抱负,这只是战略的外衣。 战略本质是以终为始的思维,即连结起点与终点的路线图。 起点就是“你是个什么东西”,终点就是“你想成为个什么东西”。 连结起点与终点的路线图,是一个一个的战术组成的。 就如同解决战争问题,最终一定要落实到战役和战斗上。 战术的组合,才能形成有效的战略。 战术上“以十当一”,才能实现战略上“以一当十”,这就是战术的组合构成战略。 战术上的“速决战”,战略上的“持久战”,这就是战术与战略的有效布局。 强势企业的战略逻辑是“战略的分解形成战术”,基点是战略。 弱势企业的战略逻辑是“战术的积累形成战略”,基点是战术。 强势企业只要战略正确,企业可以选择的战术很多,战术不是核心。 弱势企业的战术选项不多,确保成功的战术更少,战略的成功非常依赖战术的成功。 “星星之火”,这是战术;“星火燎原”,这是战略。 “建立根据地”,这是战术;“根据地波浪式推进”,这仍然是战术。当根据地的波浪式推进形成“燎原”之势时,战略已经达成。 战略隐藏在战术之中,这是弱势企业的战略特点。 孤立的战术是战术,有效连续的战术就是战略。 “舌战群儒”、“借东风”、“华容道放曹”等,独立看都是战术,连续起来就是诸葛亮的战略。 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都可能是战术问题,三者的阶段性结合,就成为毛泽东的军事战略。 把成功的战术推向极致,同样可以成为战略。 战略是成功战术的一致化。这就是定位论专家特劳特对战略的定义,并称之为“自下而上的战略”。确实,弱势正是需要这样“自下而上”的战略,这正符合毛泽东的一句话: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编辑:嘉文bhpluna@sina.com)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3 05:06 , Processed in 0.03698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