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农村科技司正在紧锣密鼓地组织专家编制全面反映我国生物农药领域现状与未来趋势的战略规划,以加快科研与市场结合步伐,为我国生物农药产业做大做强提供支撑。据参与该规划编制的专家透露,创新和产业化是该规划的标志性特征。 随着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出台,大力发展生物产业成为我国打造国民经济新支柱的重大战略部署之一,作为生物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农药新产品的开发研制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备受业界瞩目,生物农药产业的市场增值空间和商业潜力凸显。“十二五”期间,生物农药制品及相关技术在我国实现农业生产由传统向现代迈进的进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化学农药的销售量持续下降,生物农药则以年增长20%的速度异军突起。以产业化难度最大的生物农药昆虫天敌为例,1968年欧洲仅有两家小型的昆虫天敌生产商;2008年全世界昆虫天敌生产商已经超过90家。 分析人士预计,在本世纪中叶全球生物农药的需求量将占到农药市场的60%,缺口巨大。 为此,发达国家政府十分重视生物农药的研究与应用,不遗余力地利用各种手段扶持、加速生物农药的产业化步伐。发达国家不仅在其国内不断提高对化学农药使用的限制标准,加大生物农药的研发、降低登记门槛,出台一系列政府财政补贴政策促进生物农药产业发展,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市场也积极布局,参股、控股和收购各地方生物农药企业。 “一旦发达国家的生物农药企业在我国占据优势控制地位,不仅将挤压我国生物农药企业的发展空间,而且还会影响我国农林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业内专家表示,“生物农药是一块巨大的市场‘蛋糕’,国内企业没有理由弃之不顾。” 当前,世界上生物农药使用量最多的国家有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其生物农药使用量占世界总量的44%, 欧洲的生物农药使用量占全世界的20%。而在我国,生物农药仅占农药市场的10%-12%左右。 针对我国生物农药相关技术研发滞后,产品市场占有率较低的现状,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 蒋细良表示,我国应加强生物农药的自主研发,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研制一批生物农药重大产品,不仅能够彻底改变我国生物农药产业研发能力和知识产权技术落后于人、受制于人的局面,还将使我国由农药大国向生物农药强国转变,为现代农业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3 05:27 , Processed in 0.04072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