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自建区域物流,为什么代理商不买账?

2011-10-26 14:11| 查看: 244805| 评论: 0|原作者: 肖阳

摘要: 原想加强厂家的服务能力,却发现费用激增,补贴多了公司不干,不补贴渠道不干,多出来了近一倍的物流成本,谁也不肯买单。高调大规模建物流分库,却不得不低调收兵回朝。

4.操作成本:

过去代理商提货时,长途往往选择空车配货,费用相对较低。比如,从北京到昆明,平均每台产品运费180元,而公司接手后,这一费用上升到了220元。

短途运输也是同样道理,过去代理商从所在城市向乡镇配货时,常常会凌晨四、五点出发以避开交通监管,这样车里可以多码放几层产品,一趟顶两趟。而公司派驻人员是正常上班,一样的货往往要多跑几个来回,短途成本一般都会提高50%左右。

这样算下来,就出现了一种奇怪却又合理的现象——过去代理商自己分别设库,规模小,有6%的费用也就够用。而换成企业来做,由过去幅射一地变成幅射数省,规模大了,但费用却更高,明暗费用达到了10%却还不够用。

只要是总成本上升了,矛盾也就凸现出来。补贴多了公司不干,不补贴渠道不干。多出来了近一倍的物流成本,厂、商谁也不肯买单,陷入两难。

所以,大多数代理商还是按老办法直接到总部提货。而分库一旦无法维持发货规模,长期入不敷出,大多会关门大吉。

厂商之间由谁来负责物流,这不是一厢情愿的问题。 

 

厂家难以取代代理商的八大平台作用

 

自建各地物流的背后核心目的是推进渠道扁平化。

把原来由一级代理商托管的二级专卖店网络都争取到自己手中,这样企业不但能增加对渠道的控制力,而且可以省去原来地市级代理商加价部分的“不必要”费用。这种看似正确的出发点,恰恰成为了Q企业渠道战略中最致命的失误。

要搞清这一问题,首先必须对渠道中的一级网络的价值有个全面了解。

一般讲,在生产制造型企业共有的先天短板上,一级代理商具有八大平台作用,可以与企业形成有效互补。

1.物流平台:

如前所述,代理商利用自己地理上、信息上、管理距离上的相对优势,可以节省企业的物流成本。他们恰如一条条毛细血管,将企业的产品传递至消费者手中。而一般来讲,企业要做到同样流通效率,付出的时间成本、建设成本太大,往往得不偿失。

2.资金平台:

代理商从厂家提货一般是现款,而对下属终端专卖店多数采用赊货方式,这样就如在渠道中投入了大量的“无息贷款”。这种资金平台作用等于为产品投入了现金流。而换由企业来做时,库房多了会大量占压铺货资金,无论是利息支出,还是现金流趋紧,都会令企业最为痛苦的事。

3.促销平台:

越是终端的网络,往就越不具备促销方案设计与执行能力,这时候企业是不可能全部照顾到的。代理商自发地在当地组织促销活动,等于减少了企业总部的人力、资金投入,还能产生因地制宜的效果。如果失去这一层级的支持,终端网络就会因缺少促销活力而萎靡不振。

4.品牌平台:

大中型代理商由于与企业利益捆绑得更为紧密,他们不再一味关心短期利益,转而为中长期考虑,进行品牌宣传与广告投入,这相当于企业凭空增加了一倍以上的品牌建设费用。而一旦被扁平拆分之后,大代理商换成了几家小代理,就没人肯在品牌上花力气了。

5.管理平台:

在区域市场,企业事事直管,管理成本大增。把部分职能授权下去,代理商身处前线,反应及时、处置准确,可以形成对终端网络的实时监控。无论是效率上,还是成本上,都比企业远隔千里伸手去管,结果要好。

6.信息平台:

过于扁平的渠道网络,往往不具备信息的收集与传递功能。这是由其所处位置决定的,即越小的代理商越不肯“抬头看路”。企业一旦失去了系统的市场信息来源,就会产生反应迟缓、判断失灵的大问题。如果依靠自身的人力、资金投入,来解决这种信息散乱与信息缺失,那么付出的成本大增,及时性也很难保证。代理商在这方面的隐性作用往往会被忽视,实际上,在信息决定成败的现代销售理念中,这才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作者: 肖阳)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1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5-2-23 18:51 , Processed in 0.03812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