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许久的地方债再生波澜。 10月20日,财政部披露消息称,经国务院批准,2011年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并制定了《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办法》。自行发债是指试点省(市)在国务院批准的发债规模限额内,自行组织发行本省(市)政府债券的发债机制。2011年试点省(市)政府债券由财政部代办还本付息。 专家表示,地方政府在正常的条件下难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财力问题时,通过资本市场适当举债筹集建设资金成为必然,赋予地方政府特别是省级政府适当的举债权,是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援引独立经济学家、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谢国忠的话说,推出地方政府发债试点主要是考虑到地方政府资金比较紧张,而目前银行信贷额度又趋紧,无法给地方政府足够的贷款。 地方债试水 近年来,我国在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方式方面进行了探索。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国务院决定增发国债,由财政部转贷给省级政府,用于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设项目。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为帮助地方政府解决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中配套资金不足的问题,国务院同意由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债券。 而关于此次地方政府发债市场早有传闻,官方也曾多次流露出将允许地方政府发债的意向。一方面,现在我国地方政府并没有自主发债权力,所有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都由中央代理,但在我国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却一直给地方政府发债留有空间,其中“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被市场看做是允许地方政府发债的前兆。另一方面,在公开表述中,财政部也曾默认将允许地方政府发债。财政部相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允许地方政府发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并不矛盾,因为按规定,经国务院批准,地方政府可以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种种表述让市场对允许地方政府发债早有预期。如今正式兑现,不少市场人士表示,此举显示出中央政府希望地方政府增加融资渠道,以破解长期以来地方政府靠“土地财政”维持生存的现状。 “允许地方政府发债,这应该是中央传递出的积极信号,暗示了此后在财权分配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分权将更合理。”河南金融学会秘书长张树忠表示,这种做法能改变以往地方政府靠融资平台筹集资金的方式,能让地方政府的融资过程更透明和规范。 尽管允许地方政府发债已经正式开始试点,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未来能否在全国推广尚难以确定。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3 13:09 , Processed in 0.03686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