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负债20多亿元“跑路”美国的浙江温州信泰集团董事长、“眼镜大王”胡福林已经回国。据知情人透露,胡福林此次回国是谈判企业重组事宜,目前,胡福林本人已被“保护”起来,温州负债出走的老板中,目前已有3人回国。 中富地产的二股东王福金上吊自杀。在《新金融》记者随后的调查中,王富金的死因也渐渐浮出水面,究竟是何种原因让地产商走上绝路,是天意,人为,还是社会度量失准? 从宿迁泗洪“宝马乡”的崩盘,到南京太平南路珠宝店老板关门走人,再到宇扬集团董事长杨军的“跑路”事件……江苏民间借贷的阴霾正在蔓延。 深秋十月,河南圣沃投资担保公司资金链突然断裂,让上千名“理财客户”的资金打了水漂,而且不安和焦虑情绪迅速蔓延至整个河南担保业,许多担保公司挤满了要求提前退款的理财客户。河南有1600多家担保公司,超过10万的从业人员。 …… 发生这些事件的背后原因是什么?是这些老板自私、贪婪?是这些老板利益熏心、不诚信?我认为,中小企业老板集体“跑路”的深层次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国家货币政策过紧。为防止经济过热,抵御通货膨胀,国家采用了紧缩的货币政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断提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在数量和价格两个渠道上实施严厉的政策,控制流动性,导致资金投放过少,“鱼塘缺水”。 第二:实体经济经营环境恶化。实体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原材料涨价、人工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企业的利润空间被无情压榨,被迫进入微利时代。国家的金融资源一贯性地仅仅向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倾斜,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现金流逐步走向枯竭,缺乏基本的造血功能,生存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第三:资金的本性是追逐高额利润。受到美国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有二次探底风险,国内股市持续低迷,社会闲散资金找不到好的投资机会,老百姓听信于资金掮客,将自有资金用于民间借贷,无形中提高了社会的资金成本。 实体经济无利可图,一些具有良好资信的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以各种名义从银行获得贷款,不是直接投入企业经营,而是马上以委托贷款的方式转借给中小企业使用,或者直接进入民间借贷的渠道,靠“吃利差”获取利润,进一步加剧了社会资金成本的上涨,恶化了金融环境。 第四:老板缺乏基本的财务风险意识。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老板重销售、轻财务,经营企业只关注规模效应和发展速度,管理决策从来不看财务报表,当遭遇现金流紧张的时候,千方百计融资,却很少考虑资金成本,认为只要获得融资就能摆脱发展的瓶颈,就能解决现金流断裂的危险,即使是高利贷,也敢于冒险使用。 企业的资本来自于股权资本和债权资本,股权资本使用时间长,不需要按期归还,也不需要承担利息,而债权资本不仅需要到期归还本金,还需要承担利息成本。许多中小企业老板在需要资金的时候,缺乏最基本的财务风险意识,大量使用民间借贷,而民间借贷的资金成本远远大于企业产品经营所产生的现金利润,这种高成本资金的使用,导致企业现金流更加紧张,简直就是饮鸩止渴!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3 12:56 , Processed in 0.03701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