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运行有特定的规律,我们称之为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有高峰和低谷。 老板的真本事,不是表现在高峰期,谁能安然度过低谷或者在低谷获得快速发展,才是一个老板的真本事。实际上,很多企业在高峰期获得的利润,在低谷期会全部“吐出来”。 碰上一个经济周期的低谷已经够倒霉的了,如果三四个经济周期有低谷重叠在一起,那么就是老板的生死大限。 现金流不足非常可怕 目前,恰恰就是多个经济周期的低谷重叠的时期。 2008年开始的世界金融危机,至今影响尤存。这样的危机,50年至100年发生一次,我们恰恰“有幸”遭遇如此危机。危机对中国企业的影响比欧美要小得多,但对于沿海出口导向的企业影响非常大。这是第一个经济周期的低谷。 自2005年7月开始人民币汇改,人民币升值已经超过25%,目前仍然受到美国强大的升值压力。目前升值幅度已经接近中小企业所能承受的极限,因为中小企业是出口的主力军,所以受到长期压力的企业纷纷转做内销,加大了国内竞争的压力。这是第二个经济周期。 为了应对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中央出台积极的财政政策,标志是“四万亿”投向“铁公基”,带来的结果是通胀。这是第三个经济周期。 为了应对通胀,中央调整货币政策,货币流通量减少,银行把资金投向他们认为信用较好的大中型企业,小企业成为最直接“受害者”。这是第四个经济周期。 中国的多数产业,经过前期的自由竞争和垄断竞争阶段,目前正在迈向寡头垄断阶段。寡头垄断阶段的主要特征就是中小企业“批量死亡”,多数企业濒临死亡的边缘。这是第五个经济周期。 中小企业目前面临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由于多个经济周期低谷重叠,并且短期内难以好转,所以,如何度过改革以来最艰难的日子,确实考验老板们的智慧。 多重经济周期低谷重叠,中国企业家遭遇严重的信心危机,已经不足以用“悲观”二字形容。 企业的困难,有两个综合表现:一是盈利减少甚至亏损;二是现金流不足。其实,亏损不可怕,现金流不足却非常可怕。那些轰然倒塌的大企业,往往并非盈利出现问题,而是资金链断裂。 不要急于借钱 面对现金流不足,企业的本能是融资。不论那条渠道,不论什么代价,只要能弄来钱,就以为抓住了救命稻草。所以,私募融资、债券融资、内部集资、社会集资、高利贷等这些老板们非常陌生的金融词汇,一夜之间变成了热词。 既然银根收缩,那么就从体制外融资,于是,催生了有史以来最泛滥的“担保公司”。奇怪的是,“担保公司”不做担保,专做“高利贷”。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2 15:11 , Processed in 0.03373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