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市场研究恰恰是地产白酒企业的软肋。一方面,根据地市场都是企业认为最熟悉的家门口市场,容易在市场研究中出现习惯性思维,看不见市场的变化,同时也听不进别人的不同意见;另一方面,市场研究缺少专业度,市场调研雾里看花,调研结论出现“归因错误”。 建设根据地的两个信念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因为根据地市场建设是一个过程,必须抓好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同时这个过程是一个时间概念,没有3~5年的时间很难看到效果,更看不到根据地市场的共振效应。这是因为成功的根据地市场不是一个简单的销量概念,而是一个企业经营体系和品牌、消费共同进步的结晶。如果企业耐不住寂寞,经不住诱惑,往往会导致根据地市场半途而废,最后得不偿失。 看淡投入产出比
根据地市场建设需要企业有战略性前置投入。与一般市场相比,根据地的市场投入在前而产出滞后,没有战略性的眼光,很难坚持到最后。同时,根据地市场建设是一个经营概念,就像股票的潜力股,不能简单地从财务概念上测算根据地市场,因为起步期的根据地市场投入很难从财务的角度解释。 建设根据地的四大法宝
产品口感 企业必须在深入市场研究的基础上,对本地消费的口感特征做专项市场研究,并对每一款产品的目标消费群做专项分析。同时,在进入市场前,要反复测试包装与酒水的口感和品质。 企业必须不仅要做好酒,更要做好喝的酒。因为好酒更多的是技术概念,而好喝的酒是消费概念。某种意义上,消费者不知道什么是好酒,但绝对知道什么酒好喝。 地方关系
和根据地市场的政府建立紧密的关系,可以通过政府引导本地消费,树立企业产品的社会公信力,有利于产品的市场推广。 同时,通过社会公益活动塑造企业的社会公众形象,走亲民的情感路线,也是地产白酒企业建立根据地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 地方文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都有家乡情结,都会以家乡的文化、家乡的产品为荣。地产白酒企业的产品如果能够和地方文化实现大融合,让产品成为地方文化的载体,就会迎合本地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直接拉进消费者与产品的心理距离。 消费领袖带动
一个县级市场的白酒消费领袖大约在200人,企业必须花费足够的精力和财力,找到这些领袖人群,让他们认知、认可并推荐自己的产品。通过领袖人群的消费树立自身产品的口碑,知道产品消费的流行趋势。因为白酒属于消费品,也是精神产品,流行消费是白酒的产品本质,只要能够创造产品的流行氛围,就具备了发展的基础。 编辑:刘鹏 250886958@qq.com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3 19:30 , Processed in 0.03565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