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不同生育时期所需的肥料种类和数量不同,应根据不同生育阶段施用肥料。注意事项如下 施足底肥 底肥一般以有机肥为主,搭配磷肥。施足底肥不仅可以在小麦整个生育期不断地供给养分,还对控制麦株前期徒长和防止后期早衰有良好的作用。同时,有机肥还能够改良土壤,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与活动,从而不断提高土壤肥力。 合理追肥 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合理追肥是充分利用肥源提高产量的重要办法。合理追肥即根据小麦一生的需肥规律有目的而及时地满足作物对肥料的要求。小麦各生育时期吸收肥料的规律是:越冬前吸收氮肥最多,磷钾次之。所以,在越冬期施肥,可起到冬施春用的怍用,促进来年小麦早返青,并达到巩固冬前分蘖成穗的作用。返青到拔节吸收钾最多,而且磷的吸收急剧增加。由于底肥中有磷肥,故这时期若长势较壮,可以不施氮肥,以防徒长。如缺肥则应早施返青肥。拔节到抽穗时期,作物对氮、磷、钾肥的吸收达到最高峰。这时施肥可减少不孕小穗与不孕小花数,是提高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为创高产,这时一般都要供足水肥。抽穗到成熟阶段,对氮磷钾的吸收普遍下降,但除钾外,氮和磷一直到成熟仍在继续吸收。尤其是磷肥对灌浆壮粒、争取粒多粒重是很重要的。 适当进行根外喷肥 由于磷肥容易被土壤固定,为了满足后期对磷肥的需要,往往采取根外喷肥,这已成为获得小麦增产的一项有力措施。 培育壮苗确保小麦安全越冬 文/平安 近年来小麦冻害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产量。冻害除了与降温强度和低温持续的时间有关外,与播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也有很大关系。生产上应加强田管,培育壮苗,确保小麦安全越冬。 发生原因 气候因素 近年来暖冬气候使小麦生育进程加快,拔节期提前,麦苗抗冻能力下降,越冬或早春温度骤降,而且低温持续时间长,导致小麦受冻。 耕作因素 部分麦田播种偏早,小麦旺长,抗寒能力降低;或为抢墒播种,整地粗放,造成麦苗素质差,同时冷空气易侵入土下,冻伤根系。 肥力因素。播种时施肥不当,造成小麦冬前旺长或生长不良,都容易发生冻害。 预防措施 提高播种质量 培育冬前壮苗,施足基肥,精细整地,遇旱浇好底墒水。对种子精选过筛,进行药剂拌种、浸种等处理,适时、适量、适深播种。 加强田间管理 控旺苗促弱苗,对出现旺长趋势的麦田,可喷施多效唑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延缓麦苗生长。对晚播弱苗、独脚苗、渍害苗、药害苗和底肥不足的麦田,可在冬前视苗情每亩增施适量氮磷钾复合肥,促进分蘖和根系生长。 适时冬灌 确保安全越冬,冬灌可形成良好的土壤水分环境,调节耕层中的土壤养分,弥合土缝,提高土壤的热容量,促进长大蘖、育壮苗。以气温在4℃时浇水为宜,气温低于4℃时不宜冬灌。 补救措施 对叶片受冻、幼穗未完全受冻的田块,应早浇水,防止幼穗脱水致死;对幼穗受冻的田块应及时施速效氮肥,结合浇水每亩施尿素10公斤或碳酸氢铵20~30公斤,促使麦苗尽快恢复生长,促进分蘖成穗。气温过低,土壤封冻期谨慎浇水。结合进行中耕松土,可提高地温,促进小麦生长发育,弥补冻害损失。 (编辑/陈昕chenxin3679@sohu.com)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3 12:05 , Processed in 0.03683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