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蛮生长的团购网站终于hold不住了。 团购导航网站团800日前发布的《2011年10月中国团购市场统计报告》显示:全国团购网站总数首次出现负增长,10月份仅新增16家,因页面无法访问、停止更新、业务转型等原因被视为停运的共计1017家,总数跌至4057家。 大型团购网站总体实力正在下滑。10月份团购销售过亿元的网站,已从8月份的7家减至5家。更有消息称,目前排名前五的团购网站有倒下的风险,尚未同商家结算的资金高达5000万元之多,一旦资金链断裂,商家不会再信任它们。
“变异”的商业模式
有专家表示,目前除了大型团购网和其下的地方分站活得较好外,地方中小网站倒闭的占20%之多。“全国有754家团购网站沦为僵尸站或关闭,郑州现在有团购网站106家,上月关闭了10家。” “一哄而上的扎堆式经营并没有形成规范的商业模式。美国的团购模式在已经相当成熟的情况下还显得扑朔迷离,更不要说在2010年才开始发展孕育的‘中国式’团购模式。” 而这种“变异”的模式表现之一是商品团购占据了主导位置。Groupon的折扣品瞄准服务类型,然而,国内团购网则将产品扩展至实体商品,后者占比的增长势头更是一路攀升。以一线团购品牌拉手网为例,从其将近一个月的团购产品种类分布看,其中商品类团购占到总团购数目的80%左右。而团800的数据更能说明这并不是某家团购网站的个别情况。在团800每日收录的上千家团购网站的1万多种团购项目中,其中8000多种是商品团购。 “团购网站越来越像B2C”,在互联网资深观察人士看来,这种将发展重心转移到商品团购上来的发展模式,对于团购网站来讲,很可能是无法持久的。 “在团购站点上做商品销售的商家,无非是冲着两个目的去的:促销和甩卖。”促销往往量少,而甩卖商品则往往在产品款式或质量方面有或多或少的瑕疵。 在商品团购的基础上,一些团购网站还衍生出一种被称为C2B的团购方式。其过程如下:第一步,团长找到开团商品,确定有购物要求人数、商品品牌、型号及商品团购的价格等。第二步,召集团员。在网上发布信息寻找团员,而为了更好地确定团员人数,有些团长还会向团员要求缴纳订金。第三步,团员人数达到要求人数后,团长就会组织向商家进行统一购买,团员向团长付款,领商品、索要相关票据等,团购结束;如果团员未达到团购要求,则开团失败。 然而对于这种“创新”,很多业内人士并不看好。“以前消费者团购是‘捡漏儿’,现在变成了‘拼桌’,让一种感性的冲动消费转换成了理性的决策,这样的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评价道。
烧钱游戏
近日,窝窝团、拉手、团宝、24券等中国团购企业群都开始通过裁员、撤站、降薪等方式降低成本。原定11月14日挂牌纳市的拉手网已确定搁浅。疯狂烧钱换来的市场份额,资本市场可能觉得不值一文。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作者: 刘江涛)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