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品牌到底是什么? 被漠视的拼抢
品牌是语言!品牌是一个词!
如果你坚信存在品牌的核心价值,并且最重要的核心价值只有一个的话,你就能理解了,看看这些品牌的核心价值吧: 可乐——畅爽; 雪碧——凉; 七喜——透; 德芙——丝滑; 万宝路——豪迈; 利维斯——反叛; 喜力——激情; 麦当劳——欢乐。 你不能理解,可乐为什么不再谈其上百年积累的丰富品牌内涵,不再谈提神醒脑,不再代表美国文化,而把所有的筹码压在一个字上——“爽”。 难道老美不知道利用自己的强势,大肆宣扬自己品牌所包含的美国文化?如果是国内品牌,或许早就急不可耐了! 难道老美傻吗?老美一点也不傻,相反老美有更精明的想法。 事实上,这个世界同一类商品可以有成千上万个品牌,但在消费者者的心智里,只能容纳几个,甚至几个都容不下。最要命的是,人类经由后天的学习训练,我们绝大多数时间的思维是靠借助语言来实现思索的,消费者可以避开成千上万的品牌,但消费者若要思考就无法避开语言。 我们都知道“物以稀为贵”,资源的稀缺性是昂贵的根本,相比之下,是词汇多还是产品多? 如果你不明白这个问题,不妨参照一下淘宝上的AD WORD竞价排名。一个“韩版女装”,每点击一次要收商家好几块钱。而随着商家的竞标竞价,可能每点击一次就要收更贵的价钱。在电子商务上,你就可以清晰地知道语言有多值钱,甚至超过在地面黄金路段的铺租。 所以,最有价值的东西总是稀有的,旺铺是稀有的,语言更稀有。 回过头来看,“爽”这个字在我们的语言系统里出现的几率有多高?甚至多数人活着的目的为的就是这一个字。人们的生活也好,思维也好,可以跨过成千上万的商品,但却无法跨过“爽”字。 麦当劳的精髓不再是汉堡、薯条这些“垃圾”食品,而是“欢乐”。我们很容易跨越汉堡、薯条这些品类,但总是无法躲开“欢乐”。 那么,我们来看看娃哈哈干了什么: “15种营养素” “是啤酒?还是茶?” “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 …… 这种“产品派”的做法,曾经非常有效,但当所有商品都进入了同质化时代,特别是在国内的一线城市,说这些语言还有效吗? 娃哈哈,你一直盯着产品不放,拼命挖掘产品价值,你的“超值产品”的确能扫平二、三线市场上相对低端的竞争者,但你的产品放在一线市场这种开放型、竞争性的市场环境里,不再是产品之争了,而是心智资源之争。 消费者在“瞬间决策”的购买思考下,哪个品牌抢先进入消费者的思考路径,它就会首先被购买,而不是你的产品有多优秀。而诉求自己的产品有多优秀的做法,多半是小品牌和弱势品牌。 让我们纵观一下这些大品牌的做法,我们发现品牌的核心主要是用语言(一个词)构成的,其中主要是两类词语品牌:一类是“名词品牌”,一类是“形容词品牌”。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2 21:52 , Processed in 0.03742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