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企业:江西禾益化工有限公司 禾益化工和深圳诺普信、北京颖泰两家公司参股增资合作。 和诺普信合作的原因是诺普信的管理水平相对较好;诺普信在制剂开发上是国内最强大的;而且他们的后备力量、人才储备也是最强大的,诺普信的优势正好是禾益的劣势。 选择颖泰的理由是颖泰原药出口做得非常好,还有一个优势是国家创制工程在国内是一流的,目前颖泰也介入国内的原药领域,要做国内原药的龙头老大,这些恰恰也是禾益欠缺的。就这样诺普信和颖泰各参股百分之二十,成为禾益化工的股东。禾益把财务、技术等重要部门全部交给他们去管理。新的禾益借力发展,很快实现了腾飞。 关键词:人才机制 随着农资行业变革的重心转向管理提升和品牌塑造,农资行业人员知识老化、人才发展观念陈旧、各类专业型人才紧缺等结构性不合理的矛盾凸显。引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技术、调整现有的人才结构、打造一支与现代农资行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很多企业已经做到了。 代表企业:江西正邦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正邦生化靠人才来拓宽产业化大发展,通过“正邦商学院”对员工进行系统的理论和实战培训,完善了集团人才梯队的建设,也为正邦集团的“二次创业”提供了人才支持。正邦还实行人才的外部补缺型引进,针对公司的短板,从外部引进这方面的人才,博众之长,通过外部人才的引进把内部人员的水平提高起来。 关键词: 低成本创新 低成本创新已经有过不少案例,比如在一个充分竞争,几乎没有任何空隙的市场里,海尔创造了令人吃惊的业绩,这个业绩的支撑点就是整合创新——每一样技术都是现成的东西,每一样东西都不是海尔独创的,但把它们联合在一起的方法是海尔独创的。从一个并不高的起点出发,海尔通过继承过去的创新能力,整合全球的设计和研发,最终形成颠覆性创新的实力。 代表企业:山东侨昌化学有限公司 侨昌通过营销与创新不断提高企业影响力;开创高端品牌,打造除草剂精品,强化专业和技术能力,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外部实施多品牌战略,推广和强化高端品牌,实施“优质产品+优质服务”战略,大幅提升侨昌化学的市场竞争力,侨昌的品牌力得以完美升级。 关键词:单品上量 在这个产品丛林时代,企业要实现单品上量,必须坚持这样的思想:重点突破,区域领先,占山为王,找到销量增长点,建立根据地市场,以质取胜。还有要注意对产品生命周期的“保健”,别让产品处于亚健康状态,也不透支产品销量,让产品长寿且健康。这样才能保持销量的可持续增长。只有使农民增加收益的优质产品,才是做大单品销量的前提。 代表企业:山东东泰农化有限公司 山东东泰因地因人制宜,促成“单品上量”,首先对于公司的重点区域进行重点开发,因为不是所有的单品都适应任何的区域的,当地的环境条件、作物种植、消费水平等内外在条件,都决定着某个单品能否在当地打开市场。其次根据经销商的经营思路进行铺货,合适的产品,找对合适的经销商。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3 17:21 , Processed in 0.04000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