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是上帝投资,没有企业天生就是大企业,企业的成长必须经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九阳们作为后来者,不具备与美的们全面抗衡的优势与能力,怎样改变格局,变劣势为优势呢? 首先聚焦和专一,然后从专做到强。因为聚焦和专一,使全部潜能集中在一个领域里爆发出来,当然强大。因此,聚焦与专一是小企业得以成长并且逐步强大的唯一原则和路径。 九阳今天的问题,不是美的太大,而是九阳不强。因为九阳一时没办法做得像美的那样大,那么路径只有一条,就是先做强。 九阳是个伪老大 九阳开创了豆浆机品类,名利双收,俨然成了豆浆机专家。其实九阳是个伪专家,这个“专家”既不专又不强。 表现一:过早扩张,自拆长城。 也许九阳嫌自己产品单一,企业弱小,早早地就把专家身份改了。2002年,还在豆浆机市场初创阶段的济南九阳电器有限公司更名为山东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全面拓展品类,提出“争创新鲜健康小家电第一品牌”。而此时,九阳豆浆机只有2亿元不到的销售额。 结果呢,6年后的2008年,九阳还是豆浆机当家,年营收43亿元,豆浆机贡献了70%以上,九阳其他六大类合计营收不到30%。与其说九阳豆浆机之外的小家电有所增长,不如说在豆浆机的热销下,捎带脚儿实现了这些小家电的销售。九阳过早的多元化是自使脚拌,自拆城墙,亲痛仇快。 更令人瞠目的是,2008年起,九阳远距离大跨度地进入大豆行业,宣称是向产业链上游延伸,把产业链的概念都搞错了。此举就像生产摄影机和胶片的,要亲自拍摄电影,完全不是产业链延伸。如今,九阳跨行业到农产品市场,从种管到仓储运输,再到包装销售,凭什么获得战略优势?近悉,九阳还并购进入了净水市场,一如既往地多元化扩张。 表现二,对市场规模认识不足,没能趁势做得更大。 九阳对市场规模认识不足,把困难和对手当成了天花板,对市场开拓不够,远没有做大做透,更没有趁势做强。这个品类老大不太称职。 2005年至2007年,九阳豆浆机的销售量约为824万台,年均销售270多万台,而格兰仕微波炉2007年全球销量达到2500万台。年均300万台的销量显然太少了,市场没有做透,市场能量没有得到充分激发和释放。有资料显示,国内豆浆机生产企业一度高达800多家,截至2010年底国内可监测销量的豆浆机品牌数量达到116个,这说明豆浆机市场资金门槛、技术门槛不高,利润“丰厚”,高度分散。市场上能够冒出这么多豆浆机企业,绝对是九阳的“过失”,是九阳给了他们生存的空间。 九阳等来了市场爆发,而对伴随而来的饥狼饿狗显然准备不足,过早地把注意力转向了多元化扩张上。与其说是未雨绸缪,不如说是避重就轻,没有迎难而上。 还是同样的原因,九阳过于重视阻击,对行业的领跑和与对手的赛跑显得不足。九阳设立了众多技术专利壁垒“堵”对手,当然无可厚非,可是当美的出现干磨技术、无网技术后,九阳却没有用技术给予覆盖和超越,而是以差异化自居自慰,坐视美的成功差异化,让美的将行业领军的风头吸引了过去。施乐在复印机市场的历史得以重演。 成功有时不是自己太强,而是对手太弱。当无人觑视豆浆机市场时,九阳是“山中无老虎,老猫称大王”,现在美的来了,苏泊尔来了,问题也就来了,当九阳没办法一下子变成美的时,生存的路只有一条,首先聚焦做强,以后伺机做大。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2 12:07 , Processed in 0.03626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