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给参会的经销商建议:多走,多看,看方向,看趋势。要看清科技开发趋势;看清营销模式的变化;听听高层的声音,增强对行情把控的敏锐度及准确度。把握住市场就可能站住先机。 评选 评选,即品评筛选。“我心目中的好产品”评选以中肯、联动成为行业评选中首屈一指的盛事。 农资产品和中国的农业一起走过了许多辉煌的岁月,对庄稼丰收,农民增产,功不可没。基层农资市场,星光闪耀,鱼龙混杂。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好产品推广难,不畅销,市场亟需开展大规模的整理活动,让优良农资产品得以畅销,让农民买到放心的农药化肥。同时,对于多数企业来说,也急需一套准确的基层数据来进行科学的营销决策。群星闪烁的农资星河里,谁才是浪花淘尽的好产品?农户最有发言权。 鉴于此,《销售与市场》农资刊联合《南方农村报》、《北方农资》、《北方蔬菜报》、《黑龙江农村报》发起“我心目中的好产品” 终端与大农户调查活动。此次活动的举行,将有利于农资市场的规范化,是惠农助农的大型活动。有助于企业深入了解市场动向,更加贴近农民及零售商,为市场的发展提供鲜活的实用资讯和发展智慧。更重要的是为广大农资零售商和农户提供好的农资产品提供参考,为人类食品安全做出贡献。 卖难 “卖难菜”突然成为一个热词,今年的农产品滞销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土豆”未完,“白菜”又起,这一年不可谓不风调雨顺,这一年又为何让很多农民的心跌宕起伏。3月,全国多地菜价暴跌,甚至出现农民自杀的情况;5月,江苏蒜薹、白菜滞销;7月,海南香蕉再陷困境;9月,广西葡萄销售无门;10月,内蒙古土豆滞销严重;11月,大白菜价格一跌再跌。 和卖难形成对比的,是品牌产品的畅销和有机产品的难求。一些品牌产品,价格几倍甚至数十倍于同类产品,且销量供不应求;为了需找安全菜,北京出现了“有机农夫市集”,郑州出现了订菜联盟,营造新的消费模式和城乡互助模式。 生产者与消费者没有对接,信息不对称,供大于求等各方面造成菜贱伤农的现象。虽然很多农资企业为之呼吁,帮衬,但仍是杯水车薪。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谷贱伤农,谷贵伤民”才是正当。 营销专家娄向鹏在谈及农产品品牌时说,“菜贱伤农”只是表面现象,根本原因一是生产规模还是不够大,是你种我种,一不小心种多了。没有常态的规模,对销售商采购就没有吸引力;二是供需没有提前见面,卖不动了才想起了营销的事,也就没有订单农业、农超对接之类;三是没有一个常态的交易平台,包括网上的和实体的批发交易市场。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没有产品可以“裸奔”上市。或许,建品牌,树品牌,才是卖难的解决之道?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3 18:29 , Processed in 0.03536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