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就是气候优势。一年四季半年冷,空气中的病菌很少。微生物体系四季分明,到什么季节就有什么样的微生物,杂菌最少,符合酒的安全和卫生,所以东北酒的纯净度比全国任何地方都好。气候是东北酒纯净、净爽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独有的资源,也是任何别的省无法复制的。 酿酒技术力量方面,东北酒也有差异化的优势。搞新型白酒,东北的优势更大,因为东北的酒精是最好的。酒质纯净、杂质少,这就是东北酒技术层面上的一个攻关。东北酒真正形成的是清爽的、清雅的、纯净的风格,是让人可以喝得放心的、可以多喝的、喝了就是醉了也醒得快的,这是东北酒定的技术方向,也是东北酒的差异化优势。 除了上述优势之外,笔者认为,东北板块市场竞争程度低,品牌整体提升不高,以及当地人的本土消费情结,都是东北酒崛起的产业优势。 长期以来,内地进军东北的白酒企业虽然不在少数,但除了“五粮液”和“茅台”等的品牌效应占据一席之地外,大多外来品牌少有建树。目前,地产酒一直稳居龙头地位,南方高端酒品牌少,中低档更无市场份额。东北酒除了产品档次问题之外,无处不在的酒民,无处不在的酒影,无处不在的热情,凸显了情感或者风俗因素在拉动消费。而这些,正是东北酒可以“图腾”的关键所在。 东北酒不是没文化
东北有金元文化、辽河文明,遗留下来百年以上货真价实的老烧锅10家到20家,个个都是有史可考,有据可查。白酒蒸馏器的出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金代酒蒸馏器的出土,标志蒸馏酒的历史是在北方开创的。北方地广粮多,是造酒的先天条件,与蒸馏酒的背景相匹配,北方曾经出现过蒸馏酒的盛世时期。而清朝开国,满人强悍,军队与族人好饮,酿酒肯定发达。
东北三省有着特殊而悠久的文化历史,很多品牌的文化诉求是独有的。比如“道光廿五”的“满族传统工艺”,“龙江家园”的“回家情结”,“龙江龙”的“龙”文化,“榆树钱”的“钱”文化,以及“道光廿五”、“老龙口”、“北大仓”博物馆的建立,构建了东北酒的文化宣传新阵地。 但是,目前东北酒在这方面的挖掘还不够,文化与酒的结合宣传不够,用文化来卖酒也做得不够。如何将这些东北特有的文化底蕴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 如果忽略了地域文化的熏陶,那么只能沦为白酒市场简单、粗糙的产品。东北不但要有好酒,还要有名酒,更要上规模、上产量,及时补上发展的短板,进一步深入挖掘东北酒文化,借助白酒起源于北方的历史还原,提升东北酒的整体形象,以此改变人们对于东北酒的认识,为振兴东北酒树立起自己独具个性的行业标杆。 东北没有名酒,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产业结构造成的,而不是东北酒真的没有文化。今天要摘掉“东北有好酒没有名酒”的帽子,就要强化东北酒自身的文化营销造血能力,沿着“企业要提升,品牌要提升,品质要提升,价位要提升,形象要提升”的五大方向,践行自己的凤凰涅槃之道。 品牌角力之下的生存之道
东北白酒品牌众多,几乎每个地级市场都有各自畅销的地产品牌。黑龙江有“龙江家园”、“玉泉方瓶”、“北大仓”、“富裕老窖”等;辽宁有“道光廿五”、“三沟”、“老龙口”、“铁刹山”、“凤城老窖”等;吉林有“榆树钱”、“大泉源”、“洮南香”、“洮儿河”、“龙泉春”等。
就是在这种情势下,靠着低档光瓶酒起家的“黑土地”、“老村长”,却在短短数年时间之内风靡大江南北,不到十年就能做到十个亿,创造了东北酒的奇迹。东北酒简约而不简单的高性价比形象,在低端酒市场竖起了无法超越的全国性品牌标杆。“老村长现象”和“黑土地现象”,成了业内经常探讨的话题,这是东北酒的光荣。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3 19:18 , Processed in 0.04597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