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张明是一个非常难得的营销管理人才。他把经销商的支持、培训、市场广告等一系列工作抓了起来,而且通过培训、提升、激励,打造出一个非常优秀的团队,全省的网络很快形成。随着公司的发展,市场投入也向品牌倾斜,广告、店招琳琅满目,企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到2007年,销售总额达到3亿元,“明达粮液”成为当地的名牌产品。 张明的介入使这个县级酒厂免于倒闭,现在张明的销量在这个企业所占比重达到80%以上,厂家沦落到为生产车间。 最近张明正在积极拓展省外市场,开着奥迪A6考察市场,一脸的春风得意。 分析篇: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 中国的经销商阶层经历了四次大的转变:从计划经济商品的供不应求,到现在的供大于求;从过去没有服务意识,到现在的服务至上(行商与深度分销);从过去经销商依赖厂家,到现在的厂家、经销商都依赖品牌。
这四次大转变,就像四个十字路口,向左还是向右,一边是天堂,走向成功;一边是地狱,走向失败。 第一个十字路口:改革初期的第一桶金
时代背景
1.形成经销商的雏形。这时候的老贾们与批发市场抢夺生意,批发市场的批发商还在店里等待顾客上门,还不能称为是经销商,因为没有体现出渠道服务的价值,只能算作是经销商的雏形。 2.关系决定生存。这个阶段是产品供不应求的时代,拿到产品都赚钱,营销重点被放到了生产与供应环节,有头脑、有门路的人,打通了供应关系,就能做起来,因而关系大于一切。 3.成员复杂。当时真正做生意的都是一些被逼无奈、没有“铁饭碗”的人,其中不少是农民进城、刑满释放、无业游民等,鱼龙混杂。 4.没有服务意识。店大压客的情况时有发生,做假卖假的情况普遍。 老贾VS明达
★老贾的收获:成功地为自己挣得了第一桶金,完成了资本积累;虽然没有接触到厂家关系,可是他借助与大批发商的关系,在与其它小店竞争中取到了优势地位;组织了一批小店作为自己的客户,形成了网络雏形。 ★明达公司的创始人还在单位上班。 评判:老贾领先一步,明达落后。 第二个十字路口:坐商向行商的转变
时代背景
1.渠道迎来了上游压力。商品供大于求时,企业开始重视市场的开发与服务,经销商提高配送能力、主动开拓市场,是企业最起码的要求。 2.淘汰了原本陈旧的批发商。毕竟渠道的价值在于服务,在家打个电话就能送货上门,而转型慢的批发商多被淘汰。 3.小杂货店的机会。经销商有很多是从小生意开始发展起来的,因为他们了解市场,假如能与同行搞好关系,一个初步的网络也就形成了。若能抓住时机与企业建立联系,杂货店也就成了经销商中的一员了。 老贾VS明达
★老贾的收获:成功拿到了比较有实力的品牌;直面终端的配送实力大大加强,此时谁的送货速度快,谁的服务水平就高;业务团队形成规模,终端的开拓服务能力加强;网络基础形成。 ★明达的收获:刚完成资本的初步积累;利用厂家支持完成了网络构建。 评判:老贾抓住了时机,迅速地成为了一个有实力的经销商。明达虽然也在快速成长,可是无论规模还是效果相差太远。 老贾再次领先。 第三个十字路口:深度分销时代的洗牌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2 22:32 , Processed in 0.04029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