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是另一种肯定 你不能讨好所有人,从生意角度来看,我们当然希望把商品卖给所有人,但是从营销的观点来看,你只能先讨好部分人(那些对周围人有影响的人),甚至你得为了讨好部分人而去得罪另一部分人。 民主进步的社会环境导致了多元文化的并行,由此也导致了许许多多不同的“小圈子”,而每一个圈子都通过某种信条保持与其他圈子的距离。 你不可能讨得每一个人的欢心。 “Just do it!”的观点成年人是不赞同的。但没关系,负负得正,成年人反对的正是年轻人支持的。 柯凯依女装的观点是:女人一旦穿上柯凯依,男人就成了臭狗屎!为了讨好女人,伤害一下男人有什么关系呢? 甚至国外某辣酱的广告直接诉求:非爱即恨! 是的,你若想招人爱,就得先招人恨。同样,有支持者也一定有反对者。在互联网时代,各种不同喜好的人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同类,这种同类观点相互激励的声音,更容易引起“群体极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有的群体都是愤青。 如果你能招人恨,就一定能招人爱;你能招人嫌,也一定能招人挺。网络时代塑造了无数这样的故事:李宇春的粉丝与“春哥教”的对抗,还有芙蓉姐姐的惺惺作态以及凤姐的盲目自大,很多成功的营销都是从“招人恨”开始的。 你要善于利用圈子间的矛盾,每一个圈子在“群体极化”的影响下,比单一的个体更为极端,不要担心你失去了一部分人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否定是另外一种肯定。因为有人否定你,就一定有另外一波人来挺你。 有人说过,对付凤姐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好歹都不要理她。此语一言中的,的确对凤姐的诋毁正是对她的部分肯定,最起码她有你关注的价值。 宋祖德干脆以揭人伤疤为业,被人咒骂成宋缺德后,却有另外一波粉丝力挺! 你能赢得某圈子里的骂声一片,你就能赢得另外圈子的赞誉,怕的是没人骂你。 现实生活中虽然不及在互联网上极端,但也一定存在不同意见的圈子,互联网上新的营销手法是否也让我们开悟开智?在不同细分市场里搞出些“非爱即恨”的商品? 对于谨小慎微、想多赚点钱的中国企业家来说,能否利用不同团体间的冲突让自己走上成功的捷径?是否有胆识就此一搏呢?我们拭目以待。(杨江涛:无形营销首席顾问)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4 00:13 , Processed in 0.03662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