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品”消费的恐惧
1×1.5米的货柜,因为陈列在了巴黎,所以引来佰草集内外的极大争论。 很多人说这个举动是“往纽卡斯尔运煤”(纽卡斯尔曾是英国产煤地)。谁都知道巴黎不缺化妆品,就像华尔街不缺金融,弗洛伦萨不缺雕塑。因为是“多余的”,所以它将迎来以往没有经历过的挑战。 另一个挑战是,佰草集产品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并结合中医调理理念,产品卖点、名词和概念,在面对欧洲消费者时几乎失灵。这几乎是要把梳子卖给和尚。 当初佰草集与欧洲渠道商丝芙兰合作,为了打动其高层,让其了解中医,那是一队人马陪着,花的这功夫是从黄浦江上的游艇讲座到汉方SPA的特有疗程。面对欧洲普通的消费者,你不可能用这个昂贵的套路来对待。 在国内用过的“传统营销”的手段,突然变得都不再适用。资金有限,又急于破冰,佰草集突然懵了。 “中国的背书是敲门砖,中国的背书也是拦路虎。”根据终端反馈和营销人员对社交媒体的观察,欧洲人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制造”的情感是割裂的:出于好奇或猎奇,不少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美学、中医中药等等情有独钟;但更有些人存在偏见,一看到“中国制造”字样,马上放下,扭头就走。 如何争取那些广大的好奇者从“纪念品”消费,走向对“中国元素”的持续性消费,成为中国企业海外营销面对的最大难题。 圈里圈外的驱动力 营销策略的突破,源于佰草集在招聘海外美容顾问(BA)时,意外地遇到了几个“中医通”,其中一个有意大利血统的美女,到青城山学过道教,还在中医学院学习过中医。与她交流后发现,巴黎社交圈中,有一些热衷讨论和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医的小圈子。这些圈子的老外,多是中国通,曾接触过中医文化,十分痴迷,而且乐于教导和影响他人。 这个圈内人们的驱动力,并不是实质利益,而是作为某种文化知识体系的认知者所带来的个人满足感。这种感觉,就像中国人在某些圈子中侃侃而谈法国艺术的满足感。 在美国的口碑营销和欧洲的社交心理学专家的指导下,“圈子营销”的计划就此拉开。 该计划分为三个人群层次,分别是: 1.信息大使(Ambassdor):扮演着“意见领袖”角色,占营销涉及人数5%,他们是原创内容创造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美学、中医中草药有自己的理解,并有利用这些知识影响其他人的欲望强烈。 在这个圈子里,主要借助小众传播,进而影响到更多“大使”。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2 11:48 , Processed in 0.05396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