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专注,不要做多元化 不要“迷信”多元化是成功的标志。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是不是转移风险?对于创业型企业,唯一做好的就是专注。在主业还没有发展稳定的时候,将有限的资源进行重新分配,会分散现有的有限资源。 此外,还有一个致命的因素就是创业型企业的经营能力还达不到对多元化的掌控,原夏新停牌到退市,老夏新的教训在于:行业跨度大,除了做手机,还做电视、笔记本,甚至做汽车;过分参与垂直整合,将投资放在开模具厂、买注塑机等上。显然,盲目多元化是致命伤。 有数据显示,在中国新产品上市的成功率是可怜的5%。可见创业型企业所面临的压力有多大,史玉柱当年的巨人集团轰然倒闭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还有保健品行业的三株企业,多元化规模竟抵不了一则社会新闻,可见多元化是多么的脆弱。 做好过程,不要做结果 过程是什么?就是执行力。过程做得好,结果自然好。创业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企业执行力上的惰性,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惰性会越来越严重,不自觉中成为企业问题的最大隐患,结果就会造成了经营成本会越来越大,市场越来越艰难。 联想并购之前,IBM个人电脑一台机器的组装费24美元,而联想只用5美元,柳传志就此分析说:“最大的问题不是差别为什么这么大,而是为什么这么高的成本居然在很长时间里没有人注意,也没打算修改。” 在执行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至少要保持三年内的“精兵减政”,不要搞什么“看板管理”,“模型绩效”等管理策略,不如把心思放在“日清日毕”上,做好日报表,做好月计划。二是不要被制定的目标所束缚,要在经营中不断总结执行问题,形成本企业的标准体系和规范流程,以利于下一经营年度目标的科学合理制定。 做好广告,不要做炒作 企业离不开广告,消费者也离不开广告,因此一些企业在广告宣传上就不遗余力地渲染。 其实广告是一把双刃剑,运作得好则一本万利,反之会自受其伤。如果创业型企业认为通过一些市场行为炒作产品,如找专家吹嘘,获得某某大奖,或者在广告中“痛哭流涕”说这个产品真是好,就走进了一个误区。因为,这种炒作,结果都往往只会是昙花一现。 创业型企业对生存的意愿十分迫切,可以理解。但是想通过炒作出位,无疑是饮鸩止渴。尤其是随着市场监管机制的健全,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越来越理性化,这种取巧的空间会越来越小,其中的风险不言而喻——一经查处,大企业会大伤元气,小企业甚至会面临解体。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市场上出现的炒作产品只是冰山一角,大量的炒作类产品死在昨天的晚上。炒作其实也是一条高风险之路且往往得不偿失。 专家建议:在做产品广告时,创业型企业一定要做好产品的特色定位,做好广告的有效投放,以卖点的差异化赢得核心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在策略上以小众影响大众,以服务体现品质,以专业体现品牌力。 做体系,不要做经验 销售产品,做好4P就可以了吗?很多创业型企业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盲目的自信。其实上并没有这么简单,现在是一个营销转型的时代,市场环境和营销思维都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改变,过去那种屁股决定脑袋的营销手段已经逐渐被市场自然淘汰,从买与卖的初级销售,到市场需求,到定制个性化,营销方式面临着不断升级,诉求的情感销售已经不能满足于消费者的购买需求。随着市场格局的变化,优势也会是劣势。每个企业的经验只是相对的,成功的公司也不是盲干型,在冲劲的背后往往是要有敏锐的分析力和果敢的魄力。 做企业不畏惧失败,也不应逃避失败。如何才能避免失败?靠的不是经验,而是系统专业的运营体系。运营体系是随着企业动态发展的,始终贯穿于公司管理休系之中,是企业需要自身不断修正、完善的。如企业面临的公关危机,产品危机,营销或是资金危机,都需要专业、系统的策划运作。而社会分工的细致化也要体现在公司内部,创业型企业要“做足准备工夫、量力而为、平衡风险”。这是值得思考和借鉴的。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2 22:10 , Processed in 0.03435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