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经营成本压力不胜负荷 近年,CPI高涨,令餐饮企业不胜负荷,原来占销售额35%的食品原材料,占比已经上升到37%~40%。根据2010年年报,小肥羊全年营业额为19.25亿元,同比增长22.6%。事实上,在营业额同比增长的背后,小肥羊却面临着巨大的利润压力,据财报显示,2010年上半年毛利率较2009年同期下降3.8%,2010年全年同比下降2.7%。 作为火锅连锁店经营商的小肥羊,承受着农产品价格上涨和员工工资不断增加等因素带来的持续上升的成本压力。而单一品牌、单一业务的小肥羊,无法将这样快速上升的成本压力消化掉,企业的利润空间在迅速减小,这种状况反映到资本市场,必然是股票价格的贬值和缩水,因此,适时出售绝大部分股权,对于小肥羊的创业团队来说,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3.中式餐饮行业的激烈竞争 小肥羊最近两年的日子并不是很好过,火锅业竞争太激烈,利润压力比较大,虽然全国性品牌就小肥羊、呷哺呷哺等几家,但区域性品牌众多,而餐饮行业发展还不规范,在竞争激烈的行业,创始人有抽身而退的想法也很正常。 4.产业价值链上游的“诱惑” 小肥羊的创业团队近两年一直在低调布局,瞄准火锅上游产业,准备二次创业。相比于竞争激烈的火锅市场,其上游尤其是养殖业,目前在国内仍缺乏竞争,是一片很大的蓝海。 在上游肉业加工领域,小肥羊早有布局且成绩显著。据了解,小肥羊肉业成立于2004年4月,注册资本3431万元,是一家集肉羊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企业。目前主要供应全国及海外小肥羊火锅连锁店,部分产品已进入零售和餐饮渠道。 除了肉业加工,小肥羊也已布局调味品行业,资料显示,2010年小肥羊调味品火锅底料以及相关调味品销售突破了2亿元。 看懂上述这些,也就不难理解张钢等人为什么愿意放手小肥羊的控股权。据传,小肥羊集团已将旗下的小肥羊肉业,低调更名为小肥羊食品,集团内部已经制定将其5年内打造成第二家上市公司的计划。 一头小肥羊卖了,下一头更肥的“小肥羊”即将诞生。 综合以上三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企业家的中国式撤退,背后的原因尽管有所不同,但共同的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原则”:我要做其他的高利润产业,这个生意交给你来做;我要做你的上游,这个生意交给你来做;我做不好,资源不支持,我选择退后,交给你来做。而从接盘的企业来说,也恰恰是看重所出售业务与自身发展的优势互补和协同效应,其实是买家与卖家的双赢。 未来,随着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渐次展开,业务的买入、卖出,无论在国内企业之间,还是与跨国企业之间,都将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从这种意义上说,企业家的中国式撤退,恰恰是中国企业界的成熟、成长与进步。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3 00:16 , Processed in 0.03943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