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利导 双方坐定,吴为问老刘公司的近期经营状况如何。 老刘大倒苦水:“现在的生意不好做呀。超市费用是越来越高,账期是越来越长。只要是节日,不是这个费,就是那个费的。哪还有什么钱赚?忙进忙出,就是个装卸工。我现在是越做越不想做了。只是下面一帮人靠着我吃饭呢,只能硬撑了。就说你们公司产品吧,吴总你也看到了,其他竞品市场投入有多大?那些商超系统也就看着我老刘的面子吧,不然早被人家给清场了。” 吴为笑了笑,问道:“刘总,你认为我公司产品在大连市场要如何运作呢?刘总是老前辈了,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老刘激动地说道:“我们都提出了很多建议了,你公司一点反应都没有,弄得我一点信心都没有了。上次我还与张主任说,要不你们换一家经销商吧,我现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吴为平静地说道:“这可不是你刘总的风格。我们合作近十年了,我还不知道你的能力?我这次过来就想听听你刘总的想法。” 老刘眼睛一亮说道:“我是意思是:公司必须加强对销售终端的市场投入,强有力抵制竞品。D产品在X卖场做地堆陈列,我们要比它做得更大;D产品促特价,我们的让利幅度更大;增加商超驻店导购,加强理货队伍。我算过了,你们公司只要投入20万,我保证完成100万的销售任务。3个月内把D产品挤出大连市场。” 小张在一边插嘴道:“20万太高了,公司是不会批准的。” 老刘听了正准备辩解,吴为连忙摆摆手说道:“刘总的规划基本上是合理的,他也是为我们公司着想呀。” 老刘听了吴为的话,接口道:“是呀!我是对你公司有感情的,一进入大连市场就是我做的。开始时多艰难,我们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现在是皇帝不急急太监呀!要是别的公司产品,我才懒得管了。” 吴为给老刘递上一根烟,不急不慢地说道:“公司肯定是要投入的。关键是如何来投入?今天我们看市场了,许多商超都断货了。现在连货都供不上去了,你让我们怎么来投入呢?” 老刘不假思索地说:“下面已经在补货了,断货的商超一天内就能补齐。” 小张在一边接口道:“你仓库里已没什么库存了,你们再不打款发货,就要断货了。” 吴为面带难色地说道:“刘总,你看大连市场如果断货了,我们就是想投入也做投入不了呀?” 老刘想了想说:“我订单已经做给公司了,我现在让财务打款。吴总你来了,我这点面子总得给你。”说完,老刘拿起电话,让财务立刻给公司汇款。 【分析】谈判前,必须明白自己最紧急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并把这问题的解决做为本次谈判的首要条件,然后才能因势利导。不必介意对手对公司的抱怨,他抱怨越多,说明他对公司产品越在意。高明的谈判者注意以下几点: 1.尽可能让对方把想好的话都说出来,对方说得越多,越能看清对方的真实意图,找到对方的软档。 2.谈判时不要在具体细节上争执。这无利于问题的解决。当双方的意见出现大的分歧时,要及时转换话题。 3.先把紧急的问题解决掉,再处理余下的问题。谈判是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过程。从对方的嘴中说出你想说的话,就容易达成共识。
谈判就是交换 吴为喝了口水说道:“我这次过来,一是向刘总学习做市场的经验。我们要把大连市场塑造成全国市场的样板。二是与刘总探讨一下,接下来大连市场如何来运作。刘总你对大连市场是最了解的,你觉得大连市场除了商超KA系统这一快,我们还需要做那方面的投入呢?” 老刘答道:“我早就与你们说过,你公司产品在大连渠道的销售面太窄了。主要销量就集中在几家大系,对中小型超市、外围地区重视不够,铺市率太低。” 吴为反问道:“那你公司为什么不铺呢?是不是铺不进去?” 老刘问答道:“铺这些中小型商超是需要费用的。你们不给我费用,我铺了是要赔钱的。” 吴为接着问道:“那需要多少费用呢?” 老刘想了想问答道:“一个条码,二三百元总是要的。铺进去不做陈列也卖不动。做好大连的B、C类店,一个月没有3、5万元是不够的。” 吴为又问道:“你公司现已合作的B、C类店有多少家。” 老刘问答道:“有4000多家吧。我们有专业业务管负责,专车配送。这快销售量占公司一半以上了。” 吴为继续问道:“如果我公司每月给你1万费用,你每月负责将我公司产品铺进500家。2个月铺市完毕,并每铺10家,做1家专项陈列。能做得到吗?” 老刘停顿了一会,说道:“1个月铺500家没问题,但1万费用少了点。” 吴为说道:“做市场是厂方与经销商共同的行为。完全依靠厂方,费用是永远不够的。市场做好了,也是双方得益。这种操作方式,在我公司还没有先例。我们就在大连市场做个试点。刘总你也把眼光看远点。我们不仅要赚今天的钱,更要赚明天的钱。” 老刘干脆地答应道:“那好吧。我明天就把这工作给业务员布置下去。” 吴为回头对小张说道:“小张,你派专人予以协作,做好跟踪。刘总这么支持我们的工作,你一定做好服务工作。” 小张点点头:“好的!我亲自带人跟踪。” 【分析】整个交谈始终是一问一答。看似平淡,但双方始终处在明争暗斗之中。吴为寥寥几语,始终引导着谈判的走势。对方总会有意识地提高谈判的尺码,而谈判者必须知道对方的底线。每一步的退让,必须让对方做出承诺。 优秀的谈判者不在于他的灵牙利齿。而在于把对方的思维引入有利于自己的方向上来。 谈判没有谁输谁赢,追求的是双方利益最大化。在谈判中,要找到双方利益的共同体,在此基础上达成共识,谈判的结果才容易转换为成果。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作者: 陈志平)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