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汪战仓,1969年出生,陕西省大荔县羌白镇人。陕西荔民农资连锁有限公司、陕西诺邦农业化工有限公司、大荔龙达农资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长,荔民模式创始人。先后选为大荔县第十五、十六届、渭南市第三、第四届人大代表。2009年被授予陕西省“创业之星”,荣获渭南市“五一劳动奖章”,2011年被授予“市管拔尖人才”称号。
人物特点:粗犷又不失细致,简单又不失睿智,平和、威严、干练,果断。 有一部体现中国革命军人军魂的电视剧《亮剑》,近几年在各大电视台不断轮番播出,该剧中的主角独立团358团团长李云龙所提出的“亮剑”精神,也被无数企业所追捧。 何为“亮剑”精神?用李云龙的话说,就是:“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是何等的凛然气势,何等的果敢决绝,何等的快意恩仇。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的强大,就算对手是天下一等一的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手中的宝剑。即使是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 如今,中国农资市场也是硝烟四起,各地经销商都是剑拔弩张、不断厮杀。在这样混乱的市场环境中诞生了无数的英雄人物,汪战,仓毫无疑问的成为其中一个。
汪战仓,陕西荔民农资连锁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掌舵者,一位白手起家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民,在他身上我们能明显地看到了李云龙身上的那股“亮剑”精神。而他领导的“荔民团队”也如李云龙旗下的“358团”那样,拥有极强的战斗力和拼搏精神。 创业,四度亮剑
最早身为农资销售产品链条中最底层的一个环节,汪战仓先生生平第一次“亮剑”,和周围的乡村终端零售商不同。他打破了常规,将原有门庭若市的销售门店给了自己的哥哥,然后收拾了行囊,进军县级批发市场,在大荔县成立了龙达公司。但是,当他拔出宝剑的那一刻,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在短短的5年时间,将龙达公司运作为大荔县农药批发的老大,年销售额3000多万。 拥有了龙达的汪战仓先生不敢说富甲一方,最起码也是房子、车子、票子都有了,在这个时候龙达也跟很多县级农药批发商面临了同样的市场问题:越来越多的小型厂家的崛起,导致终端渠道严重失控。在抉择面前是以退为守、稳中求胜,还是大胆创新大刀阔斧的改革,杀出一条血路呢?答案是后者,汪占仓毅然决然的再度“亮剑”,将销售额从3000万直接砍半,并同时在西安成立了西安诺邦农用化工有限公司,开始做贴牌生产。 走诺邦这部棋的时候,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汪战仓先生的经营理念。他已经完成了从一个纯粹的批发、零售的角色转化成为了真正的生产商。起初的诺邦也是生意红火,只要会起名字,制定出好的销售政策,那么几乎是无往不利。但是,随着小型厂家的不断崛起,诺邦也迎来了成立以来的首次挑战,产能底下、赊欠严重导致资金短缺。在这样严峻的市场大形势下,汪战仓下生三度“亮剑”,打破以往厂家的销售形势,首都尝试终端连锁,去掉中间环节,在陕西境内首创现款现货的销售模式,也打造了一批如:“诺邦781”、“诺邦1414”等知名品牌。 此时的汪占仓先生已经是身家过千万,富甲一方的农民企业家了。在十几年经历了零售、批发、生产三重身份洗礼后的汪战仓先生已经意识到农资销售难得问题已经不单单是停留在产品质量的问题了,好的产品如果不能配合科学的种植技术,那么一切都是空谈。汪战仓先生对大荔县这片生他养他的热土,一直都心存一份感激与眷恋,于是他四度“亮剑”,从西安市撤回大荔县,成立了陕西荔民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在国内首创了“农资农技双连锁、农资农副双流通”的经营模式,以争取政府的推动和农技部门的支持,达到最好的效果。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3 12:08 , Processed in 0.04063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