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豆胶囊因虚假宣传、夸大产品功效,被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某知名蜂胶原料集散地因部分蜂胶原料造假,经过和某知名药企联合炒作包装成巴西蜂胶高价出售,被媒体曝光;全国阿胶制品知名企业因使用假驴皮制售阿胶,被媒体曝光;阿拉斯加鱼油产地造假,被媒体曝光……2010年,中国保健品行业浊浪翻滚,消费者对保健品市场充满了不信任。 每次看到这些报道,曾经身为保健品销售人员的我,都有切肤的感受:销售保健品,有效不是第一,吃不死人才最重要;“好”的保健品,常销常旺是王道,改善体质是其次。回想当初做保健品销售时,个人的道德责任感和现实利益有极大的冲突,我一直纠结于到底该向左走,还是应向右转…… 【点评】功效第一是保健品行业销售的一个基本原则。问题的关键是产品有没有功效,及如何提练和包装基于产品本身的功效,将其有效地传导给消费者,并管理好消费者期望值和消费过程体验,以期在同样功能的情况下,获得消费者的首先选择。没有功效,产品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消费者也就失去了购买的兴趣。造假、夸大宣传可以欺骗消费者一时,但没有可持续性,这也是做短线企业与长线企业的试金石及企业营销能力的体现。
初入保健品行业
保健品行业就像是一块“臭豆腐”,只有吃过的人,才深知其中的诱惑! 大学毕业后,强大的求职压力让我喘不过气。由于我缺乏工作经验,为了得到一份工作,求职的标准一降再降,经过一个多月的辗转,终于在一家保健品销售公司谋得一份销售员的工作。每月1000千多元的无责任底薪,仅够我在这个城市立足,但我刚踏入职场,暂时也就别无他求了。 我供职的这家公司,主要通过会议营销,向顾客销售保健食品和医疗器械(会议营销又称体验营销或数据库营销等,主要运用亲情服务和产品说明会的方式销售产品。实质是对目标顾客的锁定和开发,灌输企业形象和产品知识,以专家顾问的身份,对意向顾客进行关怀和隐藏式销售)。每天早晨,公司都会派我们到公园、社区活动中心等中老年人聚集地,派发宣传单,并邀约这些老年人上门参加会议,然后销售产品。 初入社会的我,并不知道如何与老年人沟通,也不知道怎么攻单,更别提什么销售技巧了。经过公司一些老销售的指点,我进步也很快,在入职一个月后的会务中,我顺利卖出几十组产品。初战就尝到了甜头,我的信心大增! 以前总觉得保健品是个上不了台面的行业,自己都羞于说在这行混,但巨大消费市场和高提成的利益诱惑,让我越陷越深。这就像是第一次吃臭豆腐,没有吃过的都说很臭,尝了之后又欲罢不能。 【点评】保健品不是上不了台面的行业,而是一个非常有价值和前景的行业,也是一个能体现营销人水平和能力的行业,并且能为大家的健康服务,是一项很有价值的事情。“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保健品行业在风起云涌间创造了很多行业奇迹,也留下了一些遭人诟病的垃圾。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作者: 陈钺非)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