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说一说制造总监胡亮。 胡亮是从一家著名机械设备公司过来的,虽然同属制造业,但是制造方法还是有较大的不同。当时董事长和人力资源总监之所以找胡亮过来,完全是因为看到陈总在生产和营销方面两头分心,担心公司经营出问题。 然而胡亮过来之后,生产并没有如想象之中那么顺畅,下面的生产各部门对于胡亮的工作也不怎么配合。胡亮觉得丰隆公司的管理完全不上轨道,他尝试着推动改善,但是推的难度似乎很大。胡亮有内审和现场管理方面的经验,他来公司后,着手制定各个部门的工作流程。然而摆在他面前的问题是,由于他对小家电的生产工艺和流程并不熟悉,因此制定出来的工作流程和岗位操作书显得比较粗糙,员工对他并不信服,而他也觉得这公司的人实在很难打交道。这和他以前的工作环境相差太大,以前的公司,大家都按制度办事,各司其责,员工相互之间的配合程度实在不是丰隆公司可以比的。胡亮感觉自己要不在这里累死,要不在这里气死。他犹豫了好久,来这里的4个月中,自己似乎没有取得什么成绩,算了,还是别干了。然而,这里工资虽然没有过去在省城打工那么高,但是在自己老家这个二级城市,也算不错,他迟迟下不了决心。近期,因为连出了两次质量问题,陈总非常生气,昨天把他叫过去狠狠批评了一通,陈总那失望的眼神让胡亮顿时决定辞职,报告就是这么交上去的。 另外两份辞职报告,让陈总觉得有点好笑。 袁丽琴是1984年出生,大学本科毕业,她的辞职报告上的离职原因是找不到男朋友。陈总工作了20多年,所处理的辞职报告之中,还是头一回见到这样的辞职原因。袁丽琴是公司的市场主任,要说比陈总还早来几天,也许是因为同时期进厂的缘故,陈总对她也多了几分关注。小袁在工作方面很出色,一直单身。公司里的办公人员多数已婚,工厂在开发区,大家下班后都各自坐公司班车回家。公司给需要住宿的同事租了房子,就在公司不远,上下班也有班车接送。陈总记得以前公司的同事还打趣说某某同事要求高等,其中就提到了小袁,当时陈总也没当回事,没想到小袁要辞职了,真是没想到啊。 车间工人吴志勇是个“90后”的小帅哥。记得刚来不久,陈总到车间巡视,发现一个头发染得黄黄的小伙正在干活,陈总很惊诧,公司的管理条例上写着可以染黄头发吗?他马上把车间主任叫过来,很生气地质问,这人是谁招进来的?当时车间主任连忙解释,陈总您别生气,现在可不是以前可以选择工人的时代了,现在招工很不容易,我这个岗位都空了3个月,小吴还是应聘里稍微合适一点的,平常还不好严厉批评他们。上个月,有一个小伙,刚批评几句,转头就跑了,连半个月工资也不要了,现在是求工人做事的年代啊。陈总从那时起就记住了这个小伙。这小伙为什么辞职?他拿起电话打给车间主任了解情况。 车间主任是这样回复的:“小伙觉得每天干活很没意思,一点也不好玩,现在生产车间分成两个车间,情况特别明显:老李的那个车间,都是“70后”和“80初”,绝大多数已婚,比较好管,都是成熟工人,工资待遇也好一点,他们干活主要就是物质激励;而自己管的这个车间以“85后”和“90后”为主,不论给他们奖多少钱,都认为自己拿的少,他们的特点就是喜欢玩,上个月开生产动员会那天晚上,带他们去吃了一回烧烤,结果当月不仅顺利完成生产指标,合格率、劳动生产率也是历史最高的,这个月没搞活动,情况又恢复到以前的状况了。我刚有了小孩,也不能陪着这群小年轻整天玩啊,陈总,你说是吧。” 车间主任讲的事情陈总是有印象的,原来制造总监还想把两个车间的人匀一匀,老中青,传帮带,但最后担心效果达不到,反而影响了公司整体的工作效率。虽然大家工资是保密的,但是实际上相互都能猜得到,小年轻一比较,不会比劳动贡献,只会认为自己的工资低,那还不闹翻天了? 这几份辞职报告让陈总陷入沉思,是不是公司的管理出问题了?解决起来似乎并不简单。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4-10 12:40 , Processed in 0.03881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