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名白酒企业未来发展的4条建议
中国白酒是一个整体,要抓住和创造历史机遇,更要承担起时代责任。针对这个问题,我结合汾酒集团的一些思路和做法,提几条建议:
1.中国白酒要树立以“中国标准”战胜“国际标准”的信心。
中国崛起靠什么?靠改革开放,靠向西方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学习。但是我们全盘西化了吗?没有,恰恰相反。我们虽然如饥似渴地学习西方,但从来没有要完全走西方的道路,而是在学习中建立独具特色的“中国模式”。随着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模式”成为世界性的研究课题。尽管目前仍存在很多问题,但是这个模式正在战胜“西方模式”。 我们很难改变已经非常成熟的“国际蒸馏酒标准”,但是我们可以参照“国际标准”,建立中国白酒的“中国标准”,尽最大限度地学习西方的经验和科学,但中国白酒的本质和特色不能丢。同时,我们的“中国标准”随着“中国模式”的不断成功而建立。中国在崛起,我们在渗透。我相信,总有一天,中国白酒会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2.中国白酒要合力创造自己的高雅文化。
在中国酒文化历史上,向来有雅俗之分。雅有《红楼梦》大观园里的“琴棋书画诗酒花”,俗有《水浒传》里梁山好汉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我认为,中国白酒要改变现在的“干杯法”,要建立高雅的“酒道”文化。“酒道”文化是什么概念?我认为应该是时尚的、现代的,同时体现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这需要我们中国白酒企业群策群力,各显身手,博采众长,形成模式。 汾酒集团计划每年在中秋节搞一次“中国酒道论坛”,邀请全球的酒文化专家、中国文化名人、学者,在对话和探讨中,传承和设计中国当代的“酒道”模式。 3.中国白酒应该把“反哺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
只有中国文化的崛起,才能带动中国白酒真正走向世界。我们需要一个在世界上有巨大影响力和生命力的中国文化。 为此,汾酒集团策划了“全球华人华裔文言文大赛”。不为复古,只为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大赛反响非常热烈,得到于丹、王立群等专家学者的关注与支持。我们计划继续办下去,一连办个五年、十年,把对古文感兴趣的全球华人都凝聚到文言文的传承中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自己的重要贡献。 4.中国白酒要对时代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目前,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白酒企业凤毛麟角。在白酒越来越被认定为暴利行业的情况下,白酒企业只有主动地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才能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汾酒为此成立“山西省汾酒集团公益基金会”,帮助有需要的人们,我们还将为此继续努力。 编辑 潘卫艳 858637569@qq.com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4-19 13:09 , Processed in 0.04017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