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
有研究认为,中外公司之所以在市场竞争力上差距甚大,其根本原因是公司治理水平的差异。所以,研究公司治理机制现实意义重大。在探讨企业机制问题前,请大家思考以下5个问题: 1.你的员工能否为了企业利益而牺牲自身利益吗? 2.为什么老板越做越累,而员工却越来越闲? 3.团队成员尽管存在分歧,但在工作中他们能否求同存异并协同作战吗? 4.为什么员工的执行力总是贯彻不到位,而且经常找借口? 5.为什么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培养的优秀员工说走就走……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回答以上问题,结果一定大相庭径。那么,怎样的回答方为正确的呢?这里让我们先看看中国企业的典范——“巨人”史玉柱堪称一绝、有口皆碑的治理机制实践吧!
史玉柱,这位出身于技术而又近乎偏执的“独裁者”,何以在“巨人”倒下之时,被誉为4个火枪手的陈国、费拥军、刘伟和程晨始终不离不弃?而且很长一段时间,他们连工资都没的领,却追随他蛰伏了数年后而东山再起?从最早的计算机产品到无法躲避那遮天蔽日、到处充斥的“今年过节不送礼呀,送礼就送脑白金”,再到现在的网游,几乎是同一帮人马在策划运作。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批人日久天长地聚集在他身边? 笔者以为,尽管史玉柱的经营秘笈不胫而走,提供国内很多企业获益匪浅的经验。但笔者觉得史君的成功法宝就是企业的治理机制的经典运用,从而成就了“巨人”。而且笔者感受最深的就是“解放老板、去家族化、激活团队”之机制的精髓,故借此和诸位企业老板共同分享。 如何解释“万能老板,低能下属”? “事必躬亲,老板之大忌”。在中国的民营企业中,尤其是中小企业,由于企业刚刚起步,老板为了节约成本,很多事情都亲自去做,一人多能,一人多职,即使公司慢慢发展壮大,不再需要自己去做很多事情,却还是习惯于事必躬亲,觉得谁做事都不放心。在事业起步初期可以这样,但是如果企业老板一直都事事亲力亲为,那样企业就很难做大,也不易做强。
《三国演义》中,当诸葛亮与司马懿对阵九丈原的时候,司马懿向蜀军使者询问诸葛亮的近况。使者说:“军中凡杖30以上者,都由丞相决断,而所食甚少。”司马懿由此感慨:食少而事繁,诸葛亮不可长久矣!果不其然,不久之后,星落五丈原。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2 15:16 , Processed in 0.03918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