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化肥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0.9%,不足1%,而近些年我国化肥产量年增长率基本上在5%左右,高的超过了10%,“十二五”化肥产量增速大大放缓,只是保持稳中增长,说明“十二五”国家已不再把化肥产量的增长作为重点目标。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我国化肥经过大力发展后,氮肥、磷肥均能自给,还有剩余产能可供出口,保障国内供给已足够。只有钾肥还需要较大发展,但由于资源所限,国内钾肥的发展速度也不可能特别快,采用国产、进口以及境外开采“三管齐下”的方式解决国内钾肥供给问题。二是化肥行业不论是氮肥还是磷肥还是钾肥均是资源型行业,出于保护国内资源的需要,我国的氮肥和磷肥不可能大量出口,没必要让国内大量生产氮肥和磷肥出口到国际市场。出口化肥就相当于变相出口资源,出口导向型之路行不通。 化肥产量增长受阻,“十二五”国内化肥行业发展更主要通过调结构的方式来发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调整产品结构。发展尿素、磷铵等高含量化肥,适当降低碳铵等低含量化肥的比重,到2015 年,尿素占氮肥的比重达到70%左右,磷铵占磷肥的比重达到70%左右,无氯钾肥满足国内需求,单质肥复合化率、大颗粒尿素比重逐步提高。 二是优化品种结构。适度发展硝基肥料、熔融磷钾肥料、液体肥料等多元肥料,鼓励发展按配方施肥要求的复混肥和专用肥,重视发展中、微量元素肥料、缓控释肥料,以更好地适应农业需求,提高肥料利用率。 三是调整化肥产地结构。促进尿素、磷铵、氯化钾等基础肥料向资源产地和优势企业集中。支持企业在能源产地和有条件的粮棉主产区建设大型尿素生产基地。在云、贵、鄂、川等磷资源产地,依托现有企业完善大型磷肥基地建设。重点依托青海和新疆钾肥资源优势建设大型钾肥基地,青海新增100万吨钾肥产能(实物量),新疆力争新增170万吨钾肥产能(实物量),同时加快境外钾肥基地建设步伐。复混肥和掺混肥料主要在消费区域建立加工、集散、分销和使用服务体系。 “十二五”重点指出提高行业集中度 经过政府部门的扶持和市场经济的大浪淘沙,近些年我国化肥企业大型化进程明显加快。到“十一五”末我国已形成24个百万吨级大型化肥生产企业,其中3 家企业产能达500 万吨级,大中型化肥企业产量占总产量的70%以上。氮肥行业形成20个尿素产能超过百万吨的大型企业集团,占总产能的68%。磷肥行业形成2个磷铵产能超过200万吨的大型企业集团。钾肥行业形成2个百万吨级大型企业集团。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3 17:59 , Processed in 0.03480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