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职场冲击波下的“非薪金激励”

2012-4-17 16:08| 查看: 181999| 评论: 0|原作者: 王运启

摘要: 很多老板喜欢说:“员工是我们最大的资产” 。不过大家都很清楚,这句话通常是说说而已,在实际运营中就不是那么回事。

再者,企业还需要仔细核查当前的一些政策、制度和工作流程,有没有从本质上影响员工的敬业度。例如,很多企业中存在一些官僚性的工作程序、重复性地设置岗位,以及薪酬福利方面的不公平政策。
尊重信任重视“无形胜似有形”
士为知己者死,信任本身可以为员工输入巨大的动力,让他们迸发出惊人的潜力。给钱只能消除不满,尊重、信任、重视才是高付出的诱因。对此企业可运用:
一、每天早上站着开会。对于员工而言,管理者每天站着开会时,会有比物质奖励更大的意义,感觉到大家是平等的,是被尊重和重视的。
二、每个星期发一封电子邮件感谢你的员工。这么做不仅让员工感觉被重视,也可以强迫你专注于对的事情上。
三、经常在办公间走动,告诉员工他们很不错。企业主管应该经常与员工接触,感谢他们,告诉他们,他们为公司的付出对你很重要。
四、发挥员工的主动作用。企业在使用各种工作头衔时,要有创意一些,比如让员工主持短的会议;通过组织培训会议发挥员工的力量及技能,并让其中的一名员工领导这个培训;还可考虑让员工领导一个方案小组来改善内部程序。
愿景激发斗志 团队凝聚士气
不定期的办公室聚会可以增强凝聚力,同时反过来也有助于增强团队精神和士气,而这样做最终会对工作环境产生影响,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一、提交涉及团队的感悟,将员工提交的每一个感悟都挂在办公室显眼的位置,这样就可创造一个以团队为导向的氛围。买一些小奖杯在员工表现很好的时候发送,这样可以让员工获得鼓励。
二、照一张全体员工的合影,把照片放大并悬挂在很显眼的位置;还可以在中秋节前夕的晚会、元旦前的野餐、重阳节的爬山、三八节前的出游、员工的生日聚餐,创造小小的奖品,经常发送,这些活动会让员工感受到团队的温馨。
三、集合员工分享成功的故事,利用企业刊物传递成功案例。故事分享是很重要的激励方法,要求员工提供故事,把这样的故事写下来,刊登在企业内部刊物或用电子邮件传递,用好的方式奖励好的作品。让员工彼此分享成功的故事或顾客的反应,深入了解从中学到了什么、如何再次复制这样的成功。
有持续成长机会 肯定工作成绩
柳传志曾说过:如果一个员工进入联想三年,没有什么进步,说明我不称职。企业必须让员工成长,给员工提供的培训既可以由经理人员讲授或是内部员工交流式培训。有许多训练课程费用并不高,一个月让员工有一个下午的时间外出进修,他们感到放松的同时,也可以学习到新技能与知识。
当员工有了持续成长机会时,上司的认可就是对其工作成绩的最大肯定。另外,如果认可是来自于更高一层的主管或经理时,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会上升几个等级。采用的方法可以诸如发一封邮件给员工,或打一个私人电话祝贺员工取得的成绩,或在公众面前跟他握手并表达对其赏识等。
平时汇集水珠 关键时映照“太阳”   
对于很多企业而言,在企业无法提高薪金水平时,更应该加强管理中的“非薪金激励机制”。这就是我们常讲到的 “维系日常员工关系管理”,在平凡的日常工作中一旦积蓄了足够的“水珠”,那么关键时刻,危机到来时,这种“非薪金激励”就能够映照出“太阳”的光芒。
一、工作环境关注。“工作环境条件”是员工排在重要位置的。员工非常在意在哪儿工作,是否有足够的空间,甚至墙上的画、植物和鲜亮颜色同样影响员工。
二、相信关注的力量。企业管理者给予员工更多的关注与“指导”对员工意味着发展,而主管花费的仅仅是时间,但这传递给员工的信息却是你非常在乎他们。事实这种“关注力”是相当大的。
三、从内部晋升提拔。如果内部出现职缺时总是最先想到内部员工,将会给每一名员工发出积极的信息:在公司里的确有更长远的职业发展。
四、工作力度与强度。当你发现员工对他们的工作失去了干劲,那就意味着你让他们干的工作过于窄小了。向员工分配恰当难度的工作,并表示相信他们有能力完成工作,分文不花就可以多种方式向他们表达感激-一张手写的便条、一张问候卡片、会议上的一次点名表扬、一次面对面的称赞。
许多企业总认为诸如“非薪金激励”这些东西是虚的,不如钱管用,所以,不甚用心。其实,世界上真正优秀的团队,没有一个是靠钱打造的,用钱维系的关系,反而十分冷漠和靠不住,这是很多成功运用了“非薪金激励”的企业在长期实践中经过验证出来的。
(编辑/陈昕chenxin3679@sohu.com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作者: 王运启)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2

酷毙
1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5-2-23 18:05 , Processed in 0.04977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