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永业在践行农业科技做了哪些工作?今后又有怎样的规划? 仝宝生:首先,永业公司深入农业生产一线,直接感受农民的需要的同时,也直接获得一手的市场需求信息,永业的科技工作者也是农业生产的技术服务人员,在为农民服务的同时会提出需要研究的课题;随着问题的增多和内容的深入,研究和解决方案的提供就需要更多的人才和更多的科研机构来参与;为了更加有效的开展研究项目,需要整合各种学术资源和技术资源,从而逐步形成了永业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 永业的产学研模式,符合国家政策,符合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共同利益,从尝试与个别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合作,逐步发展到与大专院校等机构合作,这种模式上的探索实践,是永业在如何发挥企业科技兴农作用上的一种有效尝试。 目前,永业科学院已先后建立了7处研发基地,6个实验工作室,同时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企业研发中心,开展了上百项科研项目研究,其中承担国家和地方政府项目5项,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合作研发项目20多项,自主研发项目80多项,取得3项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呼和浩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重大科技贡献奖,其中,永业动植物生命素产品作为新型环境友好型高科技农资产品,代表着农业科技创新与新型农业的发展方向,获得国家专利认证,同时获得国家科技成果鉴定;永业公司也被国家科技部评为2011年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从发挥科技示范功能上来说,通过永业科学院,永业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近百个试验示范基地,其试验示范基地遍布于内蒙古、北京、河北、河南、安徽、黑龙江、湖北、湖南、吉林、江苏、辽宁、山东、陕西、新疆、四川、广东等20余省,示范项目涉及大田作物、蔬菜作物、经济作物、花卉、绿化树、食用菌等50余个品种。这些试验示范基地,一方面承担着新产品研发的试验,产品使用方法的试验,地区适应性试验,包括产品功效性试验、稳定性试验和安全性试验等,另一方面也从农业生产一线汇集大量研究数据和农业生产一线的信息,为永业试验研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并承担着技术成果转化和示范工作。 在今年宏观政策的推动下,永业还将启动“百万农民致富工程”,即是要以永业近3万家永业科技服务站为依托,提供产品服务、市场信息、技能培训,为周边农户订制致富方案,计划每家科技服务站帮助10户农户,整体目标带动30万户农户,致富百万农民,并通过样板示范传播,影响受益更广泛的中国农民。 记者:在开展农业科技实践中,还面临哪些障碍? 仝宝生:农业科技创新和研究首先具有公益性、基础性、长期性的特点。国家鼓励以企业为研发和创新的主体,因此国家对企业的科技投入很重要,农业科研院所具有更多的研发资源和人才资源,因此,作为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实践,需要与更多的科研机构合作,发挥企业更加开放的平台优势、更加接近市场需要的信息优势、更加灵活的创新机制和有效的成果转化优势,撬动更多的力量参与其中,这也就要求企业自身需要不断加强在产品营销、渠道建设、服务推广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能力。 此外,农业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这里包括了专业技术型人才与农业行业的管理型人才,也是在开展农业科技实践中需要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编辑/赵丹zhaodan-0218@163.com)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3 19:12 , Processed in 0.03630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