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011年春,意大利奢侈品品牌Dolce&Gabbana宣布,撤销旗下的副品牌D&G,由主品牌Dolce&Gabbana覆盖D&G原有的人群。在《华尔街时报》的网络版新闻中,使用了“将D&G并入Dolce&Gabbana”的说法,指出主品牌会把产品线拓展到原有的D&G人群,提供更为广泛的产品和价格系列。 事实上,无论Dolce&Gabbana还是D&G,都是销售业绩很好的品牌。至少从收益的角度来说,我们看不出有裁减D&G的必要。然而,Dolce&Gabbana官方认为,撤销D&G后,可以更好地专注于品牌的核心价值——对于奢侈品产业来说,品牌价值不被稀释是至关重要的。 实际上,Dolce&Gabbana的做法不算独一无二。同样是意大利奢侈品牌的BrunelloCuccinelli也在同期做了类似的工作,撤销Gunex和Rivamonte两个品牌,产品线整合到主品牌下。 品牌整合也不是奢侈品行业的专利。美国最大的移动服务提供商AT&T曾经拥有AT&TWireless品牌,在2004年,以410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竞争对手Cingular。到了2005年,Cingular放弃了AT&TWireless并将用户转移,AT&TWireless就此销声匿迹。 然而,还没过3年,AT&T又在价值860亿美元的对南方贝尔并购案中,把Cingular打包买了回来。紧接着,AT&T放弃了Cingular,把全部用户转回了AT&T! 与AT&T的手笔相比,Dolce&Gabbana和BrunelloCuccinelli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与D&G相似的是,Cingular也是具有良好资产的品牌,以现代时尚、活力四射的品牌形象获得了年轻消费群体的认同。它还是世界第九大移动品牌,MillwardBrownOptimor估计其品牌价值达到66亿美元。而所有这一切,都在并入AT&T后逐渐消失。 离合的背后 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一句为什么——如果这些品牌最终都要融入主品牌的光芒之中,那最初为什么要让它们诞生?既然副品牌本身有足够好的业绩表现,那又何必迫使它们消亡? 理由一:为了保证品牌价值不被稀释 这里的品牌价值并不仅仅是产品品牌,更多的是在企业品牌层面。 无论是奢侈品领域的Dolce&Gabbana,还是移动服务领域的AT&T,其主品牌与企业形象一脉相承、合二为一。当我们提到这些企业时,我们能感受到的企业形象来自于其主品牌所彰显的内涵,主品牌的调性直接决定了企业的调性。因此,副品牌,尤其是与主品牌形象迥异的副品牌过于强大,对于企业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AT&T作为美国的中国移动,一直扮演着强大、可靠、推动整个国家移动技术进步的角色,活泼跳脱的Cingular却无法给这样一个企业形象提供任何正向的支持。 Dolce&Gabbana对于D&G的忍痛挥别也是出于同样的理由。Dolce&Gabbana力图反映时尚流行的长期趋势,不刻意追随季节性的时尚热点,其设计理念更为正式,甚至有些“老派”。而D&G则有鲜明的小镇风格,设计上更为大胆和独立,更愿意超越时尚、预设时尚。这样的D&G强大起来,难怪Dolce&Gabbana更多地把它视为困惑,甚至威胁。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2 11:40 , Processed in 0.03891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