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下而上建品牌 一个创业型企业,往往经历一个“筑巢引凤”的过程。即打造框架后,开发商品,再吸引人才,开拓市场。与传统企业成长轨迹不同,济华中医馆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找名医培养品牌,搭建平台,培育市场。 中医发展的关键是临床,临床的关键是有名医。对于新生的中医馆而言,在老百姓对品牌的认知程度不高时,找名医“引凤筑巢”,是培育品牌的捷径。 于是,济华中医馆第一步目标是招人。中医是稀缺资源,需要有战略眼光,率先占有中医师资源是开馆的基本条件。朱霞谈到,初期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去全国各地造访一些中医名医。 朱霞请来在各级中医院执业的名中医固定来医馆会诊、坐诊,还请来了一些散落在民间、身怀绝技的老中医,每天车接车送,有专门的本科大学生给他们做助理陪同。医馆现在共有8位国家级名医、36位省级名医、16位中医世家祖传名医,专家实力不容小觑。 纵观一些中医馆的发展,诊疗服务被当做核心竞争力,受到经营者的重视。如何将中医技术完全表现,把“产品”卖给消费者,还需要在一线市场的诊疗过程中凸显。 对于济华中医馆而言,“筑巢”筑的不仅是硬件设施和环境,还有“软实力”——诊疗服务。 朱霞介绍,除了充分发展名医战略,同时还专注于为患者提供“一对一”诊疗服务,注重为患者量身打造疗效确切的诊疗方案,并依据不同患者的需求,提供多样的个性化服务组合,开展个人健康咨询,养生保健指导等。随着中医诊疗越来越受到关注,济华中医馆红专馆及桐柏馆日门诊量最高可达400余人。 济华中医馆整体打造的是一个诚信体系,在药材来源上,自下而上树立品牌。把质量控制在源头,实现名医配名药,利用准确的治病处方,增强患者对品牌的诚信度,进而推广品牌。 培养人才打造产业链 从一家中医馆到两家,上百家;从郑州走向全国,谈起济华中医馆未来的发展,朱霞显得有些兴奋。 只是,如何实现整个中医产业链条的深度整合,由追求规模向提升内涵质量的实质转变,是中医产业面临的问题,也是朱霞思索的事情。 对于济华中医馆发展的经营思路,朱霞也独辟蹊径:“通过治已病树立品牌后,会发展连锁打造品牌;下一步治未病,也就是中医养生,相当于西医讲的“预防医学”,但中医治未病、养生的内涵比之‘预防学’面要宽、治疗范围要更加广泛。未来我们还将建立中医文化养老院。” 与其说这是一套经营方案,不如说这是产业链的整合。对此,朱霞信心十足。这份信心,来源于“内功”的力量。 因为现在很多人心理压力大,很多病来源于心理。济华中医馆的中医,不但要会治病,还承担着心理医师的职能。这样一来,在医生与顾客接触的第一个环节,就建立起信赖关系。久而久之,中医馆会拥有丰富的顾客资源。 “等连锁店发展到一定程度,成千上万的会员积累起来,建立养老院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朱霞认为,产业不是一项事业,它需要规模化经营。目前,实现产业链的基本前提,就是填补稀缺人才缺口。 朱霞将未来放在中医学子们身上,她以中医馆为平台,将真正热爱中医事业、志愿终生从事中医事业的年轻人吸引进来。让他们拜师学艺,先从专家助理做起,一步步成为传承中医文化的接班人。 用朱霞的话来讲,中医产业化趋势愈加明显,中医可以成为大有可为的产业。在通往梦想的路上,她以120%的激情去创造。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4-16 02:24 , Processed in 0.05677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