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英案”背后的民企困境 民营经济体制不完善,民企融资环境难,直接影响到其生存,企业家本人也以悲剧收场。不久前,牵动众人神经的“吴英案”,因“终审死刑”的结果再度引起轩然大波。 众多经济学家呼吁 “留吴英一命”。吴英的辩护律师张雁峰强调一个观点:不构成集资诈骗罪。 他认为,吴英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也不属于“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公诉机关认定“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没有事实依据,吴英现在确实没有归还能力,但是这不能表明如果不出事就一定没有归还能力,更不能表明当初“明知”后来没有归还能力。 对于吴英是否“肆意挥霍”资金,张雁峰持否定观点。“集资的款项绝大部分用于公司经营管理、购置房产、房地产开发、购买股权、购置汽车等,都是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事业;有一部分用于归还本金和支付利息;只有一小部分用于购买珠宝,似乎属于肆意挥霍,但事实上购买珠宝也属于一种经营”。 现在的经济成就,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改革开放以来带来的红利,但是改革红利已经快被吃光。 民营经济总体上市场需求有缩小,企业经营成本上升,融资环境恶劣,企业利润降低,吴英案从侧面反映了民营企业生存环境的恶化。 “中国首善”陈光标认为,吴英案的根源在于经济体制问题。他谈到,应该鼓励企业转型升级,抓交易成本,杜绝隐形交易,这样能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企业利润,利于营造健康的生存环境。 专家观点回放: 辜胜阻 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 民营经济已出现风险。我建议,第一要拓宽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第二使融资环境阳光化,尽量规范利于监管;第三是改变农民工用工荒,大学生就业难等结构性的矛盾。 江连海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证监局原局长 通过金融改革改善融资环境。国有银行应该拨出资金只向中小企业贷款,国家给予贴息支持补贴。还有是需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发展柜台交易为基础的场外市场,让中小企业找到融资相对应的平台。 叶青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 我不太建议结构性减税,有增有减,这是给每年税收增长提供理论依据。减税应该分两种:改革性减税和政策性减税。改革性减税,是将不合理的改掉。这个是必须做的,政策性减税,是根据经济发展情况,作出税收调整,比如经济遭遇困难时,就应适当减免税。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4-11 09:22 , Processed in 0.03890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