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关注的高端饮用率 从酒类消费来看,国内重点城市的饮酒率达到68%,白酒的饮用率达到16.4%。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白酒是国人宴请宾客的必需品,它有着表达敬意、尊重的特殊功能,这是其他的酒种都难以替代的。值得注意的是,白酒消费者中,高端白酒饮用率已高达15.8%。可见,高端白酒消费仅仅是一种普通的消费现象,在特定场合下选择高品位、高档次的产品,同亲友、商务伙伴一起分享已渐渐成为现代人认可的,并渐趋普遍化的生活方式。 根据研究,高端白酒的消费主要应用于商务宴请场合,商务宴请的频率一般为每月2到3次。同时,在亲友聚会、家庭聚会等场合也有一定的饮用比例。因此作为嗜好性消费品的高端白酒已获得消费者的初步认可。随着消费者对白酒制作工艺及相关知识的逐步了解,人们对白酒的选择条件和要求也渐趋提升,品质高、口味好、身体舒适性强的知名高档白酒品牌自然更容易受到青睐。 品牌与奢侈化选择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差异化策略已被市场所认可。消费需求的层级已呈现越来越细致的划分趋势。商品的生产企业,面对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以及不同层级人群的特定需求,进行产品链的分层设计也是势所必然。消费群体对于商品的消费有其自主性,个性化需求的产生是自然生发出来的,这不单单表现在价格上,也表现在品牌的选择上。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CMMS数据对高端白酒消费群体从品牌消费倾向上进行人群特征的分析,使得我们进一步了解到社会需求的差异化现状。 品牌带给人们的品质保证、附加价值等已引起了消费者的充分关注,价格因素反而不再被看重。因此,单纯的依据价格因素就将商品定位为奢侈品,是不全面的,有以偏概全的风险。如果非要以“奢侈化”来概括高端白酒的归属,那么,消费者的需求现状也可以被成为“奢侈化”么?显然,这种说法应该是不切合实际的。 市场波动的缘由 面对春节前一线名酒涨价,春节后出现降价的现象。从市场规律的角度来看,应该是市场策略的调整。以新生代的酒类研究经验来看,酒类市场本身就具有着较强的季节及节日变化性,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正是白酒。秋冬季升温、春夏季低潮实属正常现象,且在五一、中秋、十一、春节期间更是每年白酒市场的旺季。此番的名酒降价,主要是相对于春节前的白酒涨起来的价格而言的,且吸引大家视角的往往是一线品牌中的几位佼佼者,如茅台、五粮液等几大品牌。作为季节性价格调整,本身就是企业针对旺季进行策略性调整的常规做法。 缘起于茅台被认定为“可以”列为“奢侈品”说法,使得人们通过关联愿意接受“一线白酒将要大规模涨价是一种必然”的想法。因此,节后的价格“下调”自然也就成为人们争相讨论的话题。 作为中国文化一部分的白酒,尤其是一线知名的高端白酒品牌,在市场消费量弱于啤酒,又被葡萄酒、黄酒、保健酒等其他酒种分割市场的情况下,稳固位置、持续发展需要调整好自身策略。拥有传统文化背景、延续传统工艺等特征的白酒,向高端化发展正是市场策略之一,价格的提高自然是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的。就现阶段的价格调整,以及一线品牌的市场表现,作为嗜好性消费品的白酒与奢侈品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3 18:36 , Processed in 0.03641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