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2月,双喜·红双喜、红塔山、白沙三大品牌销量分别突破80万箱、70万箱、60万箱,尽管总体上仍然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势头,但三大品牌的同比增量分别放缓至9万箱、2万箱、7万箱,增幅亦收窄至12%、3%、11%。 虽然不能因为数据上的变化,就主观地对大品牌的状态做出某种倾向性的结论,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大品牌们遇到了新的麻烦。 在完成了又一轮高歌猛进式的强劲增长之后,距离“532”终点越来越近的大品牌们似乎放慢了前进的步伐,步履蹒跚的说法或许有些过于危言耸听,但焦灼感、疲惫感正在呈群体性的趋势开始蔓延——500万箱目标似乎近在咫尺,却又很难看清“最后 那么,如何实现“532”中最具含金量也最具挑战性的500万箱目标? 做大规模仍是第一要务 按照目前的势头,双喜·红双喜将会成为行业第一个400万箱品牌,红塔山、白沙也将朝向400万箱规模迈进,但我们仍然把规模问题列为大品牌面临的最大挑战,仍然把做大规模作为大品牌发展的第一要务。一方面,与“532”所设定的目标,特别是500万箱指标相比,双喜·红双喜、红塔山、白沙每个品牌都有100-200万箱的差距,同时结构水平、品牌价值、形象口碑等方面也距离“532”的要求还有距离,实现“5”的难度几乎相当于再造一个双喜·红双喜、红塔山、白沙。另一方面,培育“461”品牌可以依靠市场的自然增长加以实现,全国卷烟消费水平的持续快速提升为“461”品牌的扩容上量提供了足够的、可观的空间,这在客观上降低了培育“461”品牌的难度系数。不过,在总量增长有限的前提下,“532”的实现更主要的路径来自于品牌之间的相互竞争,虎口夺食显然比坐地生财有着更大的难度。 更为关键性的因素在于,以现行的计划资源分配和生产力布局,任何一家中烟公司都不具备独立培育500万箱品牌的能力和条件,叠加上品牌定向加工的唯一性和排他性因素,这就意味着培育500万箱品牌必须通过合作生产的形式加以实现。但是,合作生产正面临着极为现实的阻力——对于品牌加工方而言,随着卷烟整体消费水平的提升以及自身品牌的发展,现实的以加工大品牌为主的合作生产形如鸡肋,反观品牌输出方,在大品牌结构偏低的既定事实下,还需要寻找到更好地调动加工方积极性的方法和手段——放大一点来看,要如期顺利地培育500万箱大品牌,还需要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高水平地对资源进一步地优化配置,既要为有市场的大品牌提供足够的资源配置,也要为品牌加工方提供有效的利益输出。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3 11:41 , Processed in 0.03721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