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陈秀兰建言,要加强政策扶持,推广生物农药,减少农药残留。 “推广应用生物农药,不仅可以降低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品质,而且更是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陈秀兰介绍说,目前大范围使用的生物农药,只对病虫害有作用,对人、畜及水生生物安全,另外它对生态环境影响也很小,可以循环利用。 目前,欧美等农业发达国家生物农药的使用已占总使用量的10%,亚洲国家大约为5%,而我国仅为2%。为此陈秀兰建议,要建立生物农药推广的激励机制,加大对生物农药企业的扶持,同时加强推广生物农药的宣传和培训,推广应用生物农药,使“公共植保、绿色植保” 的理念落到实处,有效保障食品安全。 此外,要对农药残留超标农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给予严厉打击。积极开展对生物农药市场的监督,从源头上控制高毒化学农药、假冒生物农药流通,为推广生物农药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两会”代表朱友林建议,国家参照良种补贴,对农户或防治组织使用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和产品进行补贴。 农产品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基础,然而,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再三发生,特别是毒豇豆、毒韭菜等重要农产品农残药超标突发事件,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引起了消费者的恐慌。 为此,全国人大代表、南昌大学副校长、全国植物学会理事,教育部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专业分委员会委员朱友林提出设立《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和产品政府补贴》的议案。 朱友林发现,为减少农药残留,近年来,农业部门正在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生物农药防治等一批绿色病虫防治技术和产品,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以粮食出口大省的江西为例,在实施了《绿色植保农药减量推广行动》后,积极示范推广生物农药、生态防治等非化学防治技术和产品,大力推广高效低毒安全化学农药和科学用药技术,取得了化学农药用量减少10%以上良好成效。 但由于生物农药等绿色病虫防治技术和产品相对于化学农药,其使用成本较高,农户不易接受。 为进一步加快病虫防治技术推广、减少化学农药用量,降低农药残留和污染、切实保障农产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朱友林建议,“国家参照良种补贴,对农户或防治组织使用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和产品进行补贴,由财政部列《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和产品》专项,用于补贴鼓励农户使用生物农药及安全低毒的农药,扶持绿色病虫防治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
编辑:kongxiaoming0521@163.com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3 17:15 , Processed in 0.04150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