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剂型依然是主导,新剂型不断涌现
国内品种产能过剩,国外品种强势增长 目前,我国杀菌剂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农药工业其他品种一样,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一是产业集中度较低,企业规模小;二是品种结构不合理;三是产能严重过剩,产品同质化现象明显;四是自主创新能力低,技术装备水平低。 2011年我国杀菌剂热点品种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己唑醇、戊唑醇、咪鲜胺均呈现产能过剩趋势。戊唑醇是一种可防治多种作物真菌病害的优秀杀菌剂,年使用量增长速度为40%~50%,吸引大量企业投资上马,原药生产企业总数已达45家,即将面临产能过剩的风险。保护性杀菌剂代森锰锌我国原药总产量已达2.8万多吨,而国内使用量仅3千~4千吨,产量严重供大于求使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今年上半年已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停产,出口面临主要竞争对手美国陶氏益农的“大生”和印度同类产品的挑战,使代森锰锌的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下挫。甲霜灵产能在3200吨左右,而国内使用量仅1千吨左右,产能的释放全靠外销,年出口量大约在1800吨左右,但企业间出口争夺激烈,价格一路下滑。多菌灵也存在盲目生产以致恶性竞争的状况,市场价格剧烈波动,上半年80%多菌灵曾出现价格从39000元/吨跌至30000元/吨的惨状。防治稻瘟病的特效杀菌剂三环唑在大面积生产上已使用多年,市场需求依然强劲,产能已呈现过剩态势。经长期大量使用后是否产生抗药性,将直接影响到该药剂的应用前景和施用策略,值得生产企业和植保界人士关注。 跨国公司继高端杀虫剂、除草剂大量进入国内市场后,近期加大了对杀菌剂的投放力度,在水稻和小麦病害防治中,国外杀菌剂的份额已经占25%~30%,而且趋势不断在加强,这将导致国内外产品竞争更趋激烈。 如此看来,国内杀菌剂要想站稳国内市场并进入国外市场,加大自主创新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编辑:张迎辉 zhangyinghui_888@163.com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3 18:34 , Processed in 0.03797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