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在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的一个乡镇,有一家农资零售店的宋老板,最近两年生意很红火,经营规模很大,单肥料每年零售都在400吨以上,在当地算是响当当的大店了。为什么近两年宋老板的生意一下子红火起来?宋老板说要这要从一次店面建造说起。有十多年经营历史的宋老板,一直经营着的肥料、农药和种子,生意和附近的零售店差不多。两年前,某品牌肥料厂家搞核心店建设,选中宋老板的店,于是厂家拿出方案,厂商店三方投入,把宋老板的店重新包装了一次,铝塑板的店招,重新粉刷的墙壁,整齐的柜台,一走进店内,就看到巨大的墙面喷绘,迎面看到墙面上的“科技兴农”几个大字,整个门店焕然一新。宋老板说,真的是鸟枪换炮,自己进去看着劲就足,老百姓买东西更放心,生意自然就好了。 在当今信息时代的大背下,不只是种田大户,普通的农民所接触到的各种知识也在不断增多。很多农资店老板发现:农民不好“忽悠”了,向农民推荐一个产品变得越来越难,原来几句话就能搞定一笔生意,现在费尽口舌也收效甚微。 面对这种情况,农资店老板一定要换一个思路去想问题。时代在进步,市场在发展,农民在不断地提高,那么需要我们农资商也要不断地充电提升,才能跟得上行业发展的步伐。有个零售店老板这样说过,我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要一直比农民高一些,农民才会听我的,我的生意才好做,这个农资店老板的话真的是有道理。 坚持学习,科技为本 农民种地少量是自家吃,但大部分都是出售,种地还是为了赚钱,所以对于农民来说,种田的收益是最重要的。为什么种子的价格越来越高、农药越来越贵,很多农民还是要买呢?根本原因还是老百姓算账后觉得合算。促进农民增收,科学种田,技术领先,这是必然选择。 从根本上讲,帮助农民赚到钱,农资店才能赚到钱。不然就是在与农民争利,农资店多赚一分,农民就少赚一分,如果是这样的捕弈,那生意一定很难做,也不持续。现今是多赢的社会,任何想单赢的想法都是很愚蠢的。 如果不是以科学种田、技术服务为本,不是以提高农民收益为出发点,生意终归会陷入困境。例如有的零售店,同样的产品,明年换个包装就接着卖高价,价格卖穿了以后,再换个模样出来骗农民。没错,农民是好骗,但骗来骗去,总有被人揭穿的一天,到那时,你以往的所有信用都丧失,农民也将离你而去。 科技为本,要求农资店老板,要在当地代表着最先进的农化知识、经验与技术,农民碰到什么问题,来你这里就对了,你在当地就是响当当的种田权威,如果做到这一点,生意自然好做。很多农民在购买农资时,往往就这样说,我不知道该买什么,零售店推荐什么我就买为什么。 想做种田权威,作为农资店老板,一定要不断学习。一方面学习农资产品知识,另一方面提高种田的服务水平。学习的形式有很多种,从网上、参加培训等等都可以,但要不断地充电,不断地提高,才能响应农民的需求。一个坚持学习的农资店老板,在农民看来,也是非常值得尊敬的。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3 11:38 , Processed in 0.03589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