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说过一句话:“一开始他们忽视你,然后嘲笑你,然后与你做斗争,最后你胜利了。”我一直觉得这句话用在礼品行业非常贴切。 想起这句话的原因,是因为在礼品行业对“专业”5年的坚守后,终于在第6个年头迎来了阶段性转机,而且这种力量正在扩散: 新年伊始,连续接受了《中国经济周刊》、《中国日报》、《中央电视台》三家国内最权威新闻机构的专访; 3月9日至12日,首期中国礼品企业总裁研修班在全国18个省市100多位礼业高管的参与下成功举办; 总裁班一结束,就受位列世界500强排行榜第80位的宝洁公司之邀帮其制定促销礼品的采购规范及效果评估标准。 刚回到北京,国家社科院的研究员一行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产业研究院,切磋礼品研究方法、探讨行业分析模型、分享相关研究成果。 发生的这些都在意料之外。但结合与访者的肯定,回想5年多的历程,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 “我不是来这个行业混的,我觉得做好专业比会喝酒更重要。”第一次参与行业聚餐时面对一位前辈“你不会喝酒还怎么在这个行业混?”的质疑,我的回答让他感到意外。 他的质疑既是对杂志前景的担忧,也表达了他对礼业的一种理解。对于我来说,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它来自对礼业的一种误解:礼品行业靠的是狭义的关系营销。其实不止是这位前辈,很多在礼品行业浸淫多年的人也会陷入相同的误区,总认为通过吃喝玩乐拉关系就会接到订单,那些搞研究的都是书呆子、小儿科,恰恰是这种认识反倒让他们的视野变得狭窄。 对礼品行业而言,还没有到市场成熟或专业竞争的阶段。“关系营销”的确给从业者带来过并正在带来源源不断的订单,但是过去代表不了未来,市场必将走向成熟。 在我们感慨“海底捞的服务、京东的效率、顺风的速度、老中医把脉的精准”时,我们一定要坚信礼品行业专业竞争时代很快就会到来。 试想,如果有更专业的企业为客户提供服务,我们会不会对客户需求做更缜密的思索,对行业本质做更深度的研究,对推荐方案做更加精准的提炼? 在我们感慨为什么看不到专业的服务和创新时,我们一定要相信“专业需要未雨绸缪,专业需要日积月累,专业可以带动创新,专业可以无坚不摧”。并质问“为什么要把自己置身行业之外?” 如果我们已经感知到了专业化的切实存在,而视野还仅仅停留在过去发生的那些事上,是不是太过局限了呢? 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中国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采访的过程中,在和宝洁、强生、辉瑞、可口可乐、中移动等企业的采购主管沟通的过程中,在和中国社科院、中央政策研究室、北大汇丰商学院等学术机构的专家教授探讨的过程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社会对礼品价值认知的偏颇,对礼品企业关注的淡漠,对礼品专业知识的饥渴。 转眼间,杂志已经出刊20期。从21期开始,我们将对杂志进行全方位改版升级。力争让您看到更全面的礼业解读和更专业的礼品知识。 我们坚信只要肩负“让礼品创造价值”的使命,秉承“阳光礼品,专业服务”的理念,并不断努力,无论你我他,都会“更强大”!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3 05:06 , Processed in 0.03818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