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一分钟价格谈判(上)

2012-5-22 11:53| 查看: 595541| 评论: 2|原作者: 王云

摘要: 价格谈判时的每一次让价都是利润的损失,面对客户的杀价,我们应该如何在拿到订单的同时保障利润?     陈女士在一家礼品公司任职客户经理,主要销售蚕丝被等物品。一天,陈女士接待了一个客户,刘小姐。刘小姐看上了一款低端蚕丝被,要定货500套。于是,他们开始讨 ...

  4. 客户认为报价有水分。想通过谈判了解你的底价,不想做冤大头。刘小姐也许是见过其他礼品公司的价格表,或是听过要拼命杀价的劝告,再或者是以前有杀价的经验,所以,想通过讨价还价,获得一个比较划算的价格。
  看看上述四种心理,我们认为在客户的哪种心理状态下,能通过谈判获得订单呢?显然,前三种不是谈判问题,而是销售问题。如果陈女士没有让刘小姐认识到蚕丝被价值220元,或者没有让刘小姐觉得LR牌服装比SN牌高档,或者,没有让刘小姐对该种蚕丝被产生特殊的青睐,以至于愿意增加预算,那么,要想获得订单的唯一方法,就是把价格降到刘小姐的理想价格——150元,更高的价格只能让刘小姐放弃订货,因为陈女士根本没有谈判筹码。在这三种情况下,销售方不要急于开始谈判,而要继续做好销售工作。
  在第四种原因下,刘小姐真正喜欢了陈女士的那种蚕丝被,愿意和陈女士进行价格磋商。在这种情况下,陈女士才具备和刘小姐谈判的资格,才有可能通过谈判获得订单。一旦客户真的喜欢你的产品,并且认为你的产品物有所值,客户的心理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不再是高高在上地压制你,虽然表面上看,他依然很强势,但在心里,他和你一样不愿意谈判破裂。对于这样的客户,重要的不是最后的成交价,而是客户是否觉得自己获得了划算的价格,也就是客户在谈判中获得了“赢”的感觉。如果刘小姐认为已经让陈女士出了吐血价,200元成交,她也会很开心,如果刘小姐觉得被人当了冤大头,150元成交也依然会让她十分恼火。所以,对于真心想成交的客户,我们在谈判中只要做好一件事——让客户找到“赢”的感觉。
  所以,在谈判前,要根据前面销售的情况,判断一下,你的客户到底处在什么状态?你是否已经取得了谈判资格。对此,我们要衡量,你的客户是否已经具备了如下条件:
  对该产品非常感兴趣,这是起点,如果不感兴趣,一切都无从谈起;
  认可产品的价值,并且觉得物有所值;
  愿意,并且可以支付与产品价格相当的费用。
  
  了解自己的谈判地位
  
  谈判地位直接影响我们的谈判策略。我们还以刘小姐的案例为例,假设SN和LR是两个旗鼓相当的品牌,类似的蚕丝被,SN只卖150元,在这种情况下,无论陈女士有多高的谈判技巧,都无法赢得谈判。所以,在谈判前,我们还要了解竞争对手,特别是那些和我们地位相当的竞争对手价格是多少。在审查竞争地位时,要能够准确回答如下问题:
  谁是竞争者:即客户在和我们谈判的同时,还和哪些竞争对手进行了接触?这些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我们的产品相比有哪些优劣势?他们会给客户什么样的价格?
  客户偏好和我们的竞争地位:在众多竞争对手中,客户更偏好哪个产品?我们处于什么样的竞争地位?
  有时候,客户不仅和最中意的供应商谈判,也会和比较中意的供应商谈判,以寻求最好的性价比,并获得更好的交易条件。
  假设一个客户最欣赏A公司的产品,但A产品的价格较高,要12000元。B公司的产品客户觉得也不错,虽然和A比差一些,但也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并且价格很合理,只要9800元。这时候,客户会选择同时和两家谈判。至于更倾向于哪一家,取决于客户对产品特点的偏好。
  如果客户更喜欢高品质,他的谈判策略就是用B公司的价格做筹码,他会和B公司谈判,进一步压低B公司的价格,然后,用这个价格去和A公司谈判,迫使A公司降价。在这种情况下,B公司并不具备谈判资格,它不过是一个压价工具。如果它降价,无论报出什么价格,客户都会拿着这个价格去和A公司谈判,因为客户主要还是希望和A公司达成交易,只有和A公司谈判破裂时,客户才会选B公司。如果B公司死守不让价,则可能直接把客户推向A公司。
  如果客户更偏重性价比,他则是按照B公司的价格,尝试去压A公司的价格,看看是否可能用B公司的低价,拿到A公司的好产品。除非A公司把价格降到接近B公司的水平,否则,他会选择B公司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A公司就不具备谈判资格,除非它能把价格降到B公司的水平,否则,它死守价格的结果,就是让客户离开,去选择B公司。
  如果你不具备相应的竞争地位,首先需要通过销售手段,让客户认识到你的优势价值,改变客户偏好,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然后再去谈判。否则,你就放弃谈判,靠拼低价来争取合作。
  
  制定谈判策略
  
  1. 确定价格定位
  图1是价格定位示意图。在这个示意图上,有两个价格体系,一个是盈利型价格体系,另一个是竞争型价格体系。盈利型价格体系不是根据产品的成本定价,而是根据产品在客户心中的价值来定价。例如,一个产品虽然成本只有20元,但是,如果在客户眼中值100元,那么企业就可以定价100元。为了让企业获得最大价值,我们通常采取高值高价、中值中价和低值低价的策略,也就是完全根据价值的高低来确定价格的高低。但是,在我们竞争地位处于劣势时,如果客户很重要,例如,该客户有行业示范作用,或者这个订单决定我们将来是否能够进入某个领域等,我们就会拼低价去争取订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可能采用竞争型价格体系。竞争型价格体系是让我们的价格低于价值,从而对客户产生强大的诱惑力。包括高值中价、中值低价和低值超低价。不同的价格体系决定了不同的价格,也决定了不同的谈判策略。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作者: 王云)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1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星火之源 2012-6-28 22:37
如果我是采购经理,采购前一定会调查目标产品的行业状况、价格体系、行业游戏规则。第一次报虚拟低价,我心底对你及公司产品产生不信任,现在多数行业毕竟供大于求。
引用 星火之源 2012-6-28 22:23
学习“给客户留出“赢”的感觉”

查看全部评论(2)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5-2-24 00:20 , Processed in 0.03811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