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农资企业“夫妻工”的困惑与隐患

2012-5-24 10:44| 查看: 181061| 评论: 0|原作者: 李德猛

摘要: 如果点击“夫妻工”三个字,在互联网上能搜出有关《今年流行夫妻工》《为求稳定,厦门工厂爱招“夫妻工”》《“夫妻工”开始走俏民工市场》等与“夫妻工”相关的字条结果约429,000个,难道“夫妻工”真是劳动力市场的“香饽饽”?企业雇佣“夫妻工”确实是“高枕无忧吗? ...

如果点击“夫妻工”三个字,在互联网上能搜出有关《今年流行夫妻工》《为求稳定,厦门工厂爱招“夫妻工”》《“夫妻工”开始走俏民工市场》等与“夫妻工”相关的字条结果约429,000个,难道“夫妻工”真是劳动力市场的“香饽饽”?企业雇佣“夫妻工”确实是“高枕无忧吗?

眼下,在长三角、闽南地区、珠三角及广东等诸多企业为能招到并留住员工,可谓绞尽脑汁,除了加薪,还想方设法改善工作环境、提供夫妻住房、开办幼儿园、免费接送孩子上学等等,部分农资企业也在悄悄模仿。

对于农民夫妻来说,两人离乡背井在一起工作,一起打工赚钱,相互平时又有个照应,确实是好事;而对于企业来说,这样具有人情味的举措,能让他们吸引到更多的人来企业务工,企业不在为员工的老婆或妻子一方不在身边而心神不定,确实两全其美、各取所得不亦乐乎。

但天下没有尽善尽美的事,两者都有所得,也都有所失,这是因为历来得与失都是并存的。这里双方的得,不再详细解释,主要对双方得失来举例说明企业雇佣农民“夫妻工”的困惑。

 

农民“夫妻工”的困惑

 

夫妻务工,子女教育缺失。尽管有的企业打着提供夫妻住房、企业开办幼儿园、免费接送孩子上学的噱头,但真正做到的却寥寥无几,笔者在企业做了十年的管理及咨询工作,服务过漳州、泉州、厦门、广东等地的企业,但真正遇到的企业没有一个是开办幼儿园及免费接送的,却未曾遇见过一个,往往多说都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打了一个“招聘”的幌子。

工种不同,夫妻隔阂。夫妻工文化及体力悬殊,导致夫妻岗位及工种不同。张素之出生在皖北平原一个农村家庭,是60后的大学生,当年被分配到县城一家企业做技术人员,但由于企业倒闭,便带着妻子去深圳务工,由于夫妻文化及体力悬殊,导致夫妻岗位及工种不同,丈夫在公司里做的是管理岗位工作,一天只要工作8小时就能月领到4000元的工资,而妻子小学文化,每天计件工资,每月辛苦下来,不足2000元。一个工作轻松,一个劳累过度,这种不平等待遇,造成夫妻间的隔阂越来越深。

未能尽孝,愧对老人。 “夫妻工”长年累月在外务工,父母子女难以见面。70岁以上的老人,生病就医,必须亲自去医院就医抓药,可怜天下父母心,即使生病了也要下床煮饭。做晚辈的得知老人生病住院,谁不想尽点孝道,可因为“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岗位一个工”,即使老板准假了,可来回又损失不少钱,“夫妻工”的父母“伤”不起。

 

企业雇佣农民“夫妻工”的隐患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作者: 李德猛)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2下一页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5-2-23 12:00 , Processed in 0.03923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