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最近遇到一位兰州的女经销商老板,她向笔者诉苦,自己对她的店员非常关心,但好心不得好报,自己非常苦恼。去年快过中秋的时候,她让她的老公给自己的店员买了一箱当地最好的苹果——红富士一箱,作为员工的福利,让她老公亲自开车送给了自己的店员。本以为店员会感激,但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位女老板到店面的时候,这位店员总是拿出苹果来让这位女老板吃,连续三天都是这样。这位女老板有点奇怪,平时这位店员是挺抠门的,怎么现在这么大方,每次进店都给自己苹果吃啊?这位女老板挺纳闷,最后终于开口问这位店员:你给我吃的苹果是不是我给你买的啊?店员回答:是啊。这位女老板才翻然醒悟。原来,店员给她每天吃的苹果都是一种叫红香蕉的苹果,这种品种的红香蕉苹果,放一段时间就会“面掉”,即像面粉渣渣一样不好吃了。连续几天,这位店员给这位女老板吃的,都是这种“面掉”的不好吃的红香蕉苹果,而不是红富士苹果。这位女老板马上给自己的老公打电话,她老公说,当时买的就是红富士的苹果,箱子上写的都是红富士。后来,这位女老板想了一下,自己老公比较粗枝大叶,没有每箱都检查,很可能是被卖苹果的商贩给欺骗了。这位女老板连忙向这位店员解释了实际情况,不是自己有意为了图便宜来欺骗这位店员的。这样一解释开,店员也没好意思说什么了。 上述的两个实例,就是典型的经销商老板好心办坏事的反面案例,本来关心员工是好事,员工应该心怀感激,更努力地去工作,没想到,却其了反作用。 第一个案例中,其实这位兰州的女老板犯的错误就是与员工日常沟通的不足。如果不是这位店员采用“逼宫”的方式来提醒这位女老板,这位女老板还一直蒙在鼓里。所以,对于经销商老板来说,要经常与自己的员工保持顺畅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实际心理,在做出任何针对员工的决策与行动之前、之后,最好征询下员工的意见,让员工能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否则很容易导致好心办坏事。 第二个案例中,这位山东的经销商女老板,三八节送礼关心员工没有错,但错在没有了解员工的心理,没有照顾到员工的实际心理感受。中国人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事后笔者给这位经销商老板分析,问题可能出在两个方面,一是虽然是这位女老板认为自己是一碗水端平了,礼物人手一份,但从她店员的角度来看,就有点“厚此薄彼”了。店老板对自己的店员应该多给一点,以示对自己店员的重视和关心,这样员工的心理感受就好受多了。二是送给其他店员的礼物不应该拿到店面让自己的员工看见,最好是私下送给其他店的店员就行了。 还有一位山西的经销商男老板,也很郁闷。快过春节的时候,他特意从自己的老家给自己的每位员工都买了一箱当地最有名的特产瓜子,给每位员工送了一箱。结果,事后,他从其他店的店员口里得知,自己送的瓜子,自己店的店员一点也不领情,认为过节送个瓜子,每家每户过年都要准备的,抱怨这位男老板太抠了。这位男老板也是好心没办好事,落下员工的一肚子埋怨。其实,这位经销商老板错就错在没有了解员工对春节礼物的期望值,他送的东西没有超过员工的期望值,员工就觉得老板抠门。如果,这位男老板送的东西能超越员工的期望值,可能员工就不会抱怨了。 当然,大部分员工都是好的,经销商老板再关心员工,再“自作多情”,如果遇到“白眼狼”式的、贪得无厌的的员工,再好心可能也会徒劳无功。对于这类不会感恩,不会知恩图报的“白眼狼”式的员工,经销商老板真心换不来真心,还是应该让其走人,另请高明比较好。 所以,对经销商老板来说,不要自己以为“好心就能办好事”,如果不注意与员工的沟通,不关心员工的心理感受,不站在员工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有时往往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自己意想不到的结果。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3 04:45 , Processed in 0.04216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