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担保公司的大包大揽不同,一般我们一年就做1~2个项目,一个项目大概做到1亿元左右。”朱一染告诉记者,一是保证融资质量,二是有充裕的时间与精力做到投资者、融资企业、投资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的多赢局面。 而事实上,类似于这样的股权基金形式的投资“举动”在全国已有先例。去年6月,天津邦友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亿元人民币,从事对未上市企业的投资,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投资以及相关咨询服务。 民间资本“拉郎配”? 对于投资者来说,有眼光的人能够投资企业也是看中了企业清晰的发展战略、不断向好的发展趋势、有特定领域的比较优势和持续增长的市场潜力。 有业内人士表示,担保公司从几年前的风生水起到现在的门可罗雀,“赚把钱就死”的经营理念充斥着整个资本市场,从而导致很多资本逐利者孱弱无比。 就此,这样的境况很有可能倒逼担保行业的转型,寻求一种突破,向有行业标准的资本链条上迈进。比如说PE,他们希望可以代销PE机构的基金。 但情况似乎并不乐观。目前的PE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们投资很多项目,能上市获得高收益的只是一小部分,其余的大部分都只能是困死在里面。”一位接近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人士表示。 该人士直言,投资项目成功上市获得的高收益除了弥补失败项目的损失,剩下的还能高于其他行业的收益,这就是我国PE的特点。目前,我国IPO典型的利益链条是最上游者为实业资本、天使投资、PE/VC、突击入股者等,发行人是核心驱动机;中游为各类中介机构:券商投行、会计师、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等;下游包括一些财经公关、打新机构等,最末端者为最后接盘的散户。 通过这条利益链条就可以看出PE投资的项目一旦获得成功,就会获得很高的利益回报。资本本来就具有逐利的本性,当然要进入到赚钱更多的行业中去。 PE为什么越来越多?又因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涌向了PE? 答案很简单,PE得赚钱。什么时候IPO的利益链条回归合理化,PE的暴利时代也就结束了。 在记者的走访中,有一位投资者讲道:郑州一家小规模的食品公司,生产资金只有十几万,但老板却很有信心,在单位的文化墙上写着要做这座城市辣椒酱第一品牌的豪言壮语。辣椒上市之前,老板寻思着给辣椒酱做宣传广告。他想在这座城市的某个闹市街头租一个超大的、显眼的广告牌,但是当他和广告公司接触后,才发现他那小小的企业承担不起这天价的广告费。事后,他在担保公司与PE机构之间做出决定,选择了PE融资。其想法就是:宁可看着PE的投资者捞钱,也不在担保公司让自己的血汗钱在其老板跑路中人间蒸发。毕竟做股权投资是可以看得到PE机构给企业所做的企业报表的,担保公司的流水账既看不见也摸不着。 事实上,对企业来说,最完美的收官,无论进行私募融资还是私募股权融资,绝大部分是进行策略性融资,目的不仅仅是引进投资者在资金上对企业施以援手,更多的是借用投资者国际化战略思维、行业领域的优势地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成功的商业模式、现代化的运营管理体制和丰富的资本运作经验帮助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帮助企业更快更好地向现代化、国际化迈进。 “本来这个联盟体的成员有一家是担保公司,但是经过一番思考,还是没有让其参与合作。”这不乏有朱一染害怕担保公司会进来“浑水摸鱼”的顾虑。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2 22:07 , Processed in 0.03652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