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对于饮料行业成本最低利润最高的碳酸饮料却一直被百事与可口垄断,康师傅只能望“乐”兴叹。现如今百事“投诚”打破平衡,对康师傅来说如虎添翼: 一是获得碳酸饮料和果汁产品线补充,产品组合更加优化,康师傅将成为中国市场唯一一个与可口可乐相媲美的“全方位饮料公司”; 二是下游渠道的扩展与强化,对国内快消品而言,每增加一分渠道,将收获三分业绩,康师傅自身拥有6155个分销商、7.3万个零售商的庞大渠道网络,百事的加入将进一步深化和扩充康师傅渠道实力; 三是品牌联合经营,康师傅一直都是中国饮料行业的第一品牌,而百事则是世界级饮料巨头,强强联手,品牌效应更加凸显。 四是激起民族信心,过去只有外国品牌横扫中国市场,康师傅却上演反攻戏码,“大补”之后的康师傅将在各个细分领域与可口可乐及其他对手展开更加激烈的竞争。 强强联手,改变的将是中国饮料市场的整体竞争格局。那么,伴随康百联合与可口可乐两大集团格局的形成,夹缝中的内地品牌又有什么样的未来? 内地品牌:半壁已失,前景堪忧 康百联合和可口可乐之间的战争,波及最大的还是处在夹缝中生存的内地品牌。中国饮料市场每年以超过20%的平均增长率快速成长,但内地品牌的生存空间却越来越窄。 除王老吉独霸凉茶江山,其他战场已难见内地品牌的身影。天府、北冰洋相继被收编,非常可乐独木难支,民族可乐全线溃败。曾经号称“中国魔水”的健力宝至今无力再创奇迹,碳酸饮料市场只好拱手让人。唯独依靠汇源和农夫在果汁领域站稳脚跟,却也频频遭到国际巨头的觊觎。身在主场,却丧失主战权,内地品牌前景堪忧。 投机赢一时,投资胜一世。当今饮料市场制胜的筹码早已超越品质,而对品类、品相和品牌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空前膨胀的投机心理,让我们的企业不愿意做新产品开发和品牌推广,反而跟风的手段一个比一个厉害,先驱往往被后来者围攻绞杀在征途成为先烈。失去了创新动力的内地品牌都在啃老本,走向衰败是必然。 透支民族意识,品牌运作失当。在产品的附加价值策划层面,尤其在产品品牌的运作层面上,一直是内地品牌的弱项。企业缺乏价值创新和推广创新能力,不在消费者研究上下功夫,反而经常高举民族振兴口号。做市场不能靠等,做品牌不能靠压,王老吉的成功是“怕上火”攻陷了消费者的心智,捐款1亿激起的爱国呼声只是锦上添花。品牌的成长,不能坐等消费者的怜悯,更不能依靠民族品牌的希望来挟持消费者。 南方略国际品牌营销咨询机构曾提出品牌高山法则(如右图所示):专注品牌资源积累,结果达到不可超越的高度8848;盲目扩张分散品牌资源,最终收获的品牌高度只能是1。目前许多的饮料企业,盲目多元化,扩张分散资源,一味追求多样化,看似实力强大,实则不堪一击。品牌要做出高度和深度之后才能提高品牌延伸的成功几率。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2 23:58 , Processed in 0.03646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