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统一老坛酸菜面的成功,并不仅仅是统一单方面的努力,还有康师傅的主动配合。康师傅的配合表现在主动放弃了方便面阵地,当然,我并没有确切而直接的证据来证明。但康百联合暴露了康师傅的战略重心已经向水饮转移了。 康师傅重心转向水饮 重心转移的原因明摆着,水饮的毛利高嘛!虽说2011年康师傅饮料的利润严重下滑,但相比于方便面来说,还是高的。毕竟,面粉是需要成本的,相比能源和农副产品的涨价,饮料的最重要成分——H2O 似乎很难涨价。 看看康师傅那个矿物质水就知道了,里面是加了矿物质,但好像只有微乎其微的镁、铁物质,用一吨矿物质,就可以满足不计其数的康师傅瓶装水,成本几乎为零。 再看看前些年康师傅牛肉面因为要涨价两毛钱跟家乐福闹得面红耳赤,你就知道方便面越来越难赚钱了。IBM靠PC起家,最后把PC业务割肉大甩卖给了联想,英特尔也曾忍痛斩掉巨赚钱内存业务。所以我想,康师傅挥泪斩马谡砍掉方便面也许是迟早的事。 康师傅目前的快车很明显拉的是能赚钱的“水饮”,上面载不了方便面。方便面得另外一车拉,但专门为方便面配辆车,边际成本太大,而且刚刚算完帐的康师傅,着手的正是要砍掉不必要的成本,何谈给方便面再配辆车? 康师傅为了降低成本,决定只用一辆车,而这辆车里必须都得是水饮,假设说这辆车里有4个座位,第1个座位是留给茶饮的,康师傅最赚钱的生意;第2个是留给水饮的,康师傅矿物质水可是瓶装水里的老大啊!第3个座位是留给果汁的,虽说果汁相对较差,但除了可口可乐的果汁似乎也只有康师傅了。那么说说第4个座位,这第4个座位不会留给方便面了,因为大家去的方向不一样,只能留给水饮,康师傅扳指头算了算,好像在饮料里还有一个碳酸没凑齐,凑齐了就是“全家福”,碳酸可是个大类别。自己没有咋办?买一个咯! 而在碳酸领域,也似乎只有两家,那就是可口可乐和百事。百事登陆中国后严重水土不服,在大陆一直处于靠请名人拍大片广告等打吗啡的手段撑着。虽然也曾一度蹿红,比如在天后王菲代言的2000年左右,但过后统计结果显示,百事的销售额跟可口可乐的利润额差不多,这阵仗有点象国足被人踢成了8:0,面子上挂不住啊!百事名气是大,但名气没有兑换成现金,闹了半天是花钱赚吆喝,实在可恼! 烂摊子折腾几次,让人信心尽失。往事不堪回首,既然有人愿意出钱,没有不卖的道理! 没落贵族经常嫁女给暴发户,因为这是最佳组合的黄金搭档,一个获得了名分,一个获得了实惠。对于康师傅来说,可以“一统水饮战线”降低运营成本,对于百事来说可以搭乘康师傅的顺风车,借船出海。于是一拍即合。 康百盟军与可口可乐的分庭抗礼 合纵连横战略就此拉开帷幕,饮料市场各方归队,楚河汉界正式划开,我们看看正方与反方的军营战将。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2 14:49 , Processed in 0.03908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