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出口市场持续恶化,众多外销企业开始辗转内销市场。但转型谈何容易?这不亚于一次企业涅槃。 历数各行各业,能真正成功转型的企业少之又少。而福建紫山集团就是一家为数不多的外销转内销比较成功的食品企业。 作为一家外销型企业,紫山集团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时,就开始适时调整经营策略,在全力以赴做稳出口业务的同时,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全力打造“紫山”品牌及其系列产品。 据集团公司总裁洪水河介绍,通过两年多的努力,集团内销比例已经超过30%,预计2~3年内,其内销比例将大于外销比例。 紫山集团是如何做到的呢? 整合资源,奋力挺进IPO为了适应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强化融资能力,提升企业品牌和管理水平,更好地吸引人才,充分应对市场激烈竞争,必须整合外部资本,紫山集团确定了相应的上市目标,预计3~5年内进入资本市场。 作为一家拟上市的公司,为了更加符合上市公司的规范要求,更加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紫山集团于2009年8月成功完成了股权重组,并对运营模式和管理机制进行大力度的改革,积极推动管理流程再造,即把原先产、供、销一条龙转变为产、供、销更趋于专业化协作的运营模式,使公司的股权结构进一步优化,治理结构进一步规范,整体运营水平进一步提升,向改制上市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品质制胜,打造全产业链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接二连三地发生,既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又对整个行业造成很大伤害。行业内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这正说明老百姓的食品质量意识在增强,也给做食品的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市场长远的竞争是品质之争、质量之争。洪水河说,紫山集团一直将诚信和质量看为企业的信条,他认为,质量就是企业经营的基底,这个“底”就是质量诚信。一个人的命运往往是由他的性格所决定的,一个企业的命运则是由它的产品质量决定的。因此,企业产品质量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企业经营者的品德。 多年来,紫山积极响应政府有关食品质量诚信的要求,按照《食品法》、《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划分通则》积极推行从田间到餐厅的全程质量管控,做到层层把关。从选料加工到包装储运,每个环节上都有严格的质量监管措施。如在选料等前工序,所有的原料都要经过金属探测器检测,有效剔除原料中隐藏的金属微粒。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打入日本市场以来,紫山集团一直是以外销为主体。如今,紫山集团加强了内销的构建。集团总裁洪水河表示,紫山永远牢记企业的责任,一直把诚信作为紫山经销的第一要义传达给经销商,用紫山人的质量和真诚感动经销商,用坚若磐石的品质让消费者吃得放心,给经销商动力和力量,促进紫山在国内的销售。如今,紫山已经在全国市场取得相应的份额,并在山东、江苏建设厂房,使得产品的销售半径足迹扩大。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2 15:20 , Processed in 0.03668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